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红沙

红沙

药材名称红沙

拼音Hónɡ Shā

别名红虱、杉柳、琵琶柴、海葫芦根、枇杷柴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柽柳科植物红砂的枝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eaumuria songarica (Pall.) Maxim. [Tamarix soongarica Pall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两季采收,剪取枝叶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分枝小灌木,植株仰卧,高10-30(-70)cm。树皮不规则波状剥裂;老枝灰棕色,小枝多拐曲,皮灰白色,纵裂。叶常4-6枚簇生在缩短的枝上,肉质,短圆柱形,鳞片状,长1-5mm,宽约1mm,浅灰蓝绿色,花期有时变紫红色,具点状泌盐腺体。花两性;花天酒地单生叶腋或在幼枝上端呈少花的总状花序,无梗,直径约4mm;苞片3;花萼钏 状,上部5裂;花瓣5,张开,白色略带淡红,长圆形,内面有2个倒披针形附属物;雄蕊6-8(-12);花柱3。蒴果纺锤形,具3棱,长4-6mm,3瓣裂。种子3-4颗,全部被黑褐色毛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成片生于山间盆地、湖崖盐大碱地,戈壁及沙砾山坡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叶近无梗,肥厚,较短,呈短圆柱形,长1-5mm,宽0.5mm,鳞片状。

功能主治祛湿止痒。主湿疹;皮炎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假蒟子

    药材名称假蒟子拼音Jiǎ Jǔ Zǐ别名假蒟果穗、钻骨风果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sarmentosumRoxb.的果穗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per sarmentosum Ro

  • 白三百棒

    药材名称白三百棒拼音Bái Sān Bǎi Bànɡ别名红三百棒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。秋季采集。洗净晒干。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,高约15厘米。根长圆锥形。基

  • 晕药

    药材名称晕药来源蓼科晕药Polygonum chinense L. var. umbellatum Makino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云南。性味甘、酸,平。功能主治益气行血,祛风解热。主治病后体

  • 豉虫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豉虫药材名称豉虫拼音Chǐ Chónɡ别名豉母虫(《补缺肘后方》)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。原形态体椭圆形,雄虫长约7毫米,雌虫较大。色黑或黄,有光泽。头顶

  • 龙利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利叶药材名称龙利叶拼音Lónɡ Lì Yè别名龙舌叶、龙味叶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龙脷叶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

  • 小果卫矛

    药材名称小果卫矛拼音Xiǎo Guǒ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小果卫矛的根、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microcarpus(Oliv.) Sprague采收和储藏:根

  • 紫油木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紫油木叶药材名称紫油木叶拼音Zǐ Yóu Mù Yè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嫩叶尖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清香木,又名:梅江

  • 香叶天竹葵

    药材名称香叶天竹葵拼音Xiānɡ Yè Tiān Zhú Kuí别名香艾、香叶来源牻牛苗儿科香叶天竹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 L. Herit.,以

  • 芋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芋梗药材名称芋梗拼音Yù Gěnɡ别名芋荷杆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芋茎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《本草衍义》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柄。7~8月间采取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&q

  • 菊花脑

    药材名称菊花脑拼音Jú Huā Nǎo英文名Evergreen Dogwood别名菊花菜、连梗野菊、田边菊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菊脑的嫩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