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①婴儿禀赋不足,感受风寒而引起的抽掣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二:“子在胞胎,禀受不足,肝心经虚。其及始生,乳养无法,触冒外风,或因断脐,疮痂未敛,风邪一入,则令脏腑虚弱,经络不通,蕴结为热,盖
见《江苏中医》(5):31,1960。为甜瓜茎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二方。羌活、独活各六分,白芍药、生地黄、泽泻各三分,人参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白术、黄芪、熟地黄(酒洗)、当归身各四分,柴胡、防风各五分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伤寒愈后,余邪不散,上走空窍,眼目瘾
【介绍】:见葛应雷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复溜,见该条。
见针灸大成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《难经疏》十三卷,佚。
手少阴的经筋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少阴之筋,起于小指之内侧,结于锐骨,上结肘内廉,上入腋,交太阴,挟乳里,结于胸中,循臂,下系于脐。”
①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。②见《本草原始》。即槐角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针眼之俗称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