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泄泻而腹满的病症。参见泄泻条。
证名。①见《外科辑要》卷三。指疮口不敛,周围组织渐高坚硬。多因疮疡溃后,感受风湿热毒,或不慎房事或饮食禁忌,或外用药物不当所致,可用银针挑破疮口四周,以木耳焙研极细末,麻油调敷可消;亦可用丹药腐蚀;待
出《王节斋公胎产》。多因平素气血两虚,复加产后劳伤,中气益虚所致。治宜大补气血。方用《傅青主产后编》加参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。
书名。明·朱(周定王)、滕硕、刘醇等编。168卷。刊于15世纪初。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。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。原书今仅存残本,清初编《四库全书》时将本书改编为42
【介绍】:见董说条。
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杨梅痘。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三对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为暴风客热之俗称,详该条。
即跗骨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