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土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。
见证治要诀条。
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病名。见清·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。指妊娠期乳自出。即乳泣。详该条。
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一作畜血。①指外感热病,邪热入里,与血相搏,而致瘀热蓄结于内的病证。《血证论》:“蓄血者,或伤寒传经之邪,或温疫时气之邪,传于血室之中,致周身之血,皆为邪所招致,而蓄聚
病证名。白喉假膜位于咽部者,初起常在一侧扁桃体,继而迅速扩展到咽峡部和悬雍垂。常兼有发热,神疲乏力,食欲减退,全身不适和轻度咽痛等症。治法详白喉条。亦可用抗白喉合剂。
见《伤寒标本心法类萃》卷下。即益元散第一方,见益元散条。
五邪之一。见五邪条。
证名。系指喉间色紫红。《延龄堂喉科》:“满喉俱紫,似胭脂红,不肿不烂,难治。”或指某些咽喉疾患之一种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