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徐文中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善治奇病,生平不详。
病名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即橘皮竹茹汤第二方,见橘皮竹茹汤条。
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镫,故名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黄独零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中气下陷致痢者。症见气短言微,面色白,下痢滑脱,所下之物不粘不臭,大便随矢气而出。治宜温涩固脱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气痢,诃黎勒散主之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:“气
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、黄芩、栀子。水煎服。治外感腋痛,属燥火伤肺金之血者。若肝火刑金,加白芍药;胃火旺,加葛根、石膏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杜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皮损如小栗浆,搔破有水出。类似丘疹性皮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