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弱症
病名。即胎萎不长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胎萎不长。详该条。
瘰疬之一种。①指瘰疬之并发感染者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核痛红肿者名血疬。”②瘰疬之形大不移者。见清·梁希曾《疬科全书》。症为瘰疬初起仅一二核,形同覆杯,推之不动,若失治可渐增大,宜服调血化核丸。
经穴名。代号RN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命门、丹田、利机、精露。属任脉。三焦之募穴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下2寸。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,腹壁浅动、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小腹痛,疝气,月经不
见《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鬼灯笼,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。即紫丸,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即眉棱骨痛。详该条。
病名,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。即尸注,详该条。
出《广志》。为鹌鹑之别名,详该条。
体表部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上睑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崔秉铣《妇科宗主》。指阴挺脱出红肿溃破者。外用《妇科宗主》方:飞矾、铜绿、五味、雄黄、桃仁,共研细末炼蜜为丸,重五钱,以方内雄黄为衣,每周一丸纳阴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