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胡枝子

胡枝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胡枝子

药材名称胡枝子

拼音Hú Zhī Zǐ

别名扫皮、随军茶

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s Turcz.,以入药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

性味辛、微苦,凉。

功能主治解表。用于感冒发热。

用法用量1~3钱。

备注(1)本植物的变种日本胡枝子L. bicolor Turcz. var. japonica Nakai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胡枝子

药材名称胡枝子

拼音Hú Zhī Zǐ

别名随军茶(《救荒本草》),牡荆、荆条、楚子(《盛京通志》),扫皮、胡枝条(《青岛木本植物名录》),杭子梢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虾夷山蔌、胡枝花、鹿鸡花、扫条(《国产牧草植物》),野花生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过山龙、羊角梢、豆叶柴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夜合草、假花生(《闽东本草》)。

出处救荒本草

来源为豆科植物胡枝子。夏、秋季采。鲜用或切断晒干。

原形态灌木,高0.5~2米。3出复叶,小叶狭卵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顶端小叶长1.5~7厘米,阔1~4厘米。侧小叶较小,基部渐狭或圆形,先端常为圆钝头,稍具短尖,全缘,上面绿色,无毛.下面色较淡,被疏柔毛,最后有时无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成圆锥花序状,总花梗长4~15厘米;小苞片狭卵形,长1~1.5毫米,棕色,外面被白疏柔毛;萼长4.5~5毫米,被疏柔毛,4裂,裂不及萼的1/2,其上面裂片再2裂,裂片常无毛,卵形或广披针形;花冠紫色,比萼长2.5~3倍;旗瓣卵圆形,一般较龙骨瓣为长;雄蕊10,两体;雌蕊1,花柱内弯。荚果斜倒卵形,有子房柄及短尖,多少被柔毛。花期7~8月。果期9~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。分布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
化学成分槲皮素、山奈酚、三叶豆甙、异槲皮甙、荭草素、异荭草素。

药理作用同属植物Lespedeza capitata含有能降低血胆甾醇、血氮水平的物质。从其中提得的黄酮甙给肾病患者口服,可增加尿素及氯离子的排出;对Na+、K+的排出无影响,也无利尿作用。其茎及新鲜叶的醇提取物(不含鞣质而含黄酮类、生物碱),可作成注射剂而应用于肾外性高血氮症、慢性肾炎、多囊性肾病。

性味甘,平。
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②《闽东本草》:"味微苦,性平。"

归经《闽东本草》:"入心、肝二经。"

功能主治润肺清热,利水通淋。治肺热咳嗽,百日咳,鼻衄,淋病。
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润肺解热,利水通淋。"

②《闽东本草》:"筋益肾,健脾祛湿。治头晕,脱力,蛇伤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。

复方①治肺热咳嗽,百日咳:胡枝子鲜全草一至二两,冰糖五钱。酌冲开水炖一小时服,日服三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②治鼻衄:胡枝子和冰糖炖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
③治小便淋沥:胡枝子鲜全草一至二两,车前草五至八钱,冰糖-两。酌加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胡枝子

药材名称胡枝子

拼音Hú Zhī Zǐ

英文名Stem or leaf of Shrub Lespedeza

别名随军茶、扫皮、胡枝条、野花生过山龙、羊角梢、豆叶柴、夜合草、假花生横条、横笆子、扫条

出处出自《救荒本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胡枝子的枝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spedeza bicolor Turcz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胡枝子 直立灌木,高达2m。茎多分枝,被疏柔毛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;托叶条形,长3-4mm;项生小叶较大,宽椭圆形,长圆形或卵形,长1.5-5cm,宽1-2cm,先端圆钝,徽凹或有极小短尖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上面绿色,近无毛,下面淡绿色,疏生平伏柔毛,侧生小叶较小,具短柄。总状花序腋生,较叶长;小苞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有毛;花萼杯状,长4-5mm,紫褐色,被柔毛,萼齿4裂;花冠蝶形,紫红色,旗瓣倒卵形,先端圆或微凹,基都有爪,翼瓣长圆形,有爪和短耳,龙骨瓣基部有爪,与旗瓣等长;雄蕊10,二体;子房线形,有毛。荚果1节,扁平,倒卵形,长约8mm,网脉明显,有密柔毛。种子l颗。花期7-8月,果期 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灌木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及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化学成分槲皮素(quercetin),山柰酚(kaempferol),三叶豆甙(trifolin),必需氨基酸,鞣质。

种子中含有儿茶精(catechin),表儿茶精(epicatechin),中性脂(nertrallipids),糖脂类(glycolipids),磷脂类(phospolipids)。

药理作用同属植物 Lespedeza capitata含有能降低血胆甾醇、血氮水平的物质(熔点293-295℃)。从其中提得的黄酮甙给肾病患者口服,可增加尿素及氯离子的排出;对钠、钾的排出无影响,也无利尿作用。其茎及新鲜叶的醇提取物(不合鞣质而含黄酮类、生物碱),可作成注射剂而应用于肾外性高血氮症、慢性肾炎、多囊性肾病。

性味甘;平

归经心;肝经

功能主治清热润肺;利尿通淋;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感冒发热;百日咳;淋证;吐血;衄血;尿血;便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30-60g;或泡作茶饮。

各家论述1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润肺解热,利水通淋。

2.《闽东本草》:强筋益肾,健脾祛湿。治头晕,脱力,蛇伤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荷叶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荷叶药材名称荷叶拼音Hé Yè英文名FOLIUM NELUMBINI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.的干燥叶。夏、秋二季采收,

  • 山荸荠

    药材名称山荸荠拼音Shān Bí Qí别名竹叶兰、长杆兰、扁竹兰、山姜来源兰科竹兰属植物竹叶兰Arundina chinensis Blume,以球茎或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,鲜

  • 酸模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酸模药材名称酸模拼音Suān Mó别名山菠菜、野菠菜、酸溜溜、牛舌头棵、水牛舌头,田鸡脚来源蓼科酸模属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.,以根或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

  • 欧绵马

    药材名称欧绵马拼音ōu Mián Mǎ别名贯众、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欧洲鳞毛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yopteris filix-mas(L.)Schott[Polypodiu

  • 丁香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丁香油药材名称丁香油拼音Dīnɡ Xiānɡ Yóu出处《药性考》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(丁香)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(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)。性状为淡黄或无色得

  • 水接骨丹

    药材名称水接骨丹拼音Shuǐ Jiē Gǔ Dān别名水窝窝、九牛造接骨丹(《陕西中草药》),地母怀胎草、水丁香、通经草,水兰花、菜子灵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

  • 虎牙

    药材名称虎牙拼音Hǔ Yá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牙齿。功能主治①《别录》:"疗丈夫阴头疮及疽瘘。"②《纲目》:"杀痨虫,治猘犬伤发狂,刮末,酒服方寸匕。

  • 黄花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花菜药材名称黄花菜拼音Huánɡ Huā Cài别名连珠炮、下奶药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条参、绿葱根、镇心丹、金针菜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野皮菜、真金花、鸡脚

  • 东当归

    药材名称东当归拼音Dōnɡ Dānɡ Guī别名当归、延边当早归、朝鲜当归、大和当归、日本当归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gelica acutiloba(Sieb.

  • 剑花

    药材名称剑花拼音Jiàn Huā别名量天尺花、霸王花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昙花(《广州植物志》),七星剑花、龙骨花(《广东中药》Ⅱ),霸王鞭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广东中药》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