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脓耳

脓耳

病证名。五般聤耳之一。耳中有粉红色脓液溢出。《丹溪心法》:“热气乘虚,随脉入耳,聚热不散,脓汁出,谓之脓耳。”由湿热火毒,郁结肝胆而致者,耳中肿痛,口苦心烦,治宜清泄肝火,用泻青丸龙胆泻肝汤;因风热蕴结成毒而致者,发热口渴,治宜清热解毒,用银翘散五味消毒饮加减。外用龙骨五倍子、乳香、枯矾、血余炭,等分为末,捲净吹之(《临证指南》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奉议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肱条。

  • 悍热

    强悍的邪热。《侣山堂类辨》卷上:“阳明乃燥热之腑,不得太阴之湿化,则悍热之气更盛。”

  •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

    见针灸大成条。

  • 增订医医病书

    见医医病书条。

  • 柿丁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本草乘雅

   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
  • 埋线疗法

    埋植疗法之一。见该条。

  • 无名疮

    古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:“此疮非痈非疽,非癣非疥,状如恶疮,或瘥或剧,人不能名,故名无名疮也。”指古时尚未明确的某些外科病而言。治疗参见疮疡、溃疡条。

  • 栝楼实

    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栝楼,详该条。

  • 脾经湿痰

    痰证之一,即湿痰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