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脱位

脱位

病名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滇南本草图谱(第一集)

    书名。经利彬等编。本书共选《滇南本草》中的药物26种,绘出原植物线条图26幅(每幅包括该植物各部解剖图)。各药所附图说部分,均有释名、原文(根据两种《滇南本草》及其他各种文献校勘)、形态(根据现代植物

  • 产后目病

    病证名。指妇女产后而患眼疾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产后百脉皆动,气血俱伤,太虚不足,邪易以乘,肝部发生之气甚弱,血少而胆失滋养,精汁不盛则目中精膏气液皆失化源,所以目病者多。”证见两眼干涩,视物昏渺

  • 马黄七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苍条鱼鳖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泄泻黄水

    病证名。指泄泻黄色粪水的病证。多由感受风湿之邪,内搏肠道而致。元·朱丹溪《幼科全书》:“泄泻不住成黄水者,或渴或不渴,此风湿也,其证多得于夏,以五苓散加防风,苍术、羌活治之。”

  • 黄闷头花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黄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胎前脚肿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曾鼎《妇科指归》。孕后气血虚弱,下元不足,湿气渗于下,症见两足微肿不痛。宜顺气养血汤(党参、陈皮、当归、首乌、川芎、炒白芍、桑皮、乌药、阿胶、炙草)。

  • 石疝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。指上腹部剧烈疼痛,按之坚硬如石的病症。多见于外科急腹症及一部分内科急症。

  • 蓼子

    出《补缺肘后方》。为蓼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黄解毒汤

    ①《妇科玉尺》卷二方。大黄、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焦栀子各等分。水煎服。治妊娠伤寒五、六日后,表邪悉去,但烦躁发热大渴,小便赤,大便秘,或利下赤水,六脉沉实,邪在里者。若得沉弦有力之肝脉,内症烦满消渴,倍

  • 九空子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路路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