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汪绂条。
又名囟门,即额囟。婴幼儿两顶骨前内角尚未发育完全所致。两岁以后,额囟闭合而称顶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囟骨者,婴儿顶骨未合,软而跳动之处,名曰囟门。”
表邪入里化热,气分的热势已盛而卫分证仍未消除的病证。症见壮热、口渴、心烦、汗出,伴有恶寒、身痛,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。治宜清热解表,表里两解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太阳主三阳之表,处于最外围,故为开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,与赵素合撰《订补风科集验方》二十八卷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《循经考穴编》作商盖。即督俞。见该条。
髋、膝、肘、腕等八个关节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风者,人之股肱八节也。”马元台注:“人之手足,各有股肱关节计八,故谓八节。”
运气术语。五运之一。木主丁壬,凡丁年、壬年均属木运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丁壬之岁,木运统之。”
病证名。指过食瓜果菜蔬而致积滞泻利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果菜积,多食果菜成积,不时泻利,腹中若有傀儡也。宜丁香、麝香、肉桂。方用妙应丹,桂香丸,平胃散加丁、麝。”亦有过食瓜果致痢
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“脐中出水,旋变作虫行之状,绕匝周身,扒搔不尽,用苍术浓煎汤浴之,仍以苍术细末入麝香少许调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