蛊毒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著蛊毒,面色青黄者,是蛇蛊。其脉洪壮,病发之时,腹内热闷,胸胁支满,舌本胀强,不喜言语,身体恒痛。又心腹似如虫行,颜色赤,唇口干燥,经年不治,肝鬲烂而死。”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蝉花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养葵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生活于十六世纪下半期。博览医书,并曾旅游于陕西、山西等地。在医理上,主要推崇薛己,对“命门”之说加以发挥。认为“命门”是人身脏腑之主,其意义甚至更重于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彦晖,会稽(浙江绍兴)人。二十岁后,喜读医书,后将本人见闻及心得笔记整理并辑成《存存斋医话稿》二卷,于1881年刊行。
见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。系治疗白喉中比较重的药,称为“猛将”云:“非急重之症,以及误服禁忌之药,渐见败象者,不可轻用。”其中又分为上层镇药、次层润药、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。详药将条及各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方。又名紫霜丸。代赭石、赤石脂各一两,巴豆三十枚,杏仁五十枚。为末,巴豆、杏仁另研为膏,再捣相得,若硬,入蜜少许同捣为丸。三十日儿,每服麻子大一丸,乳汁少许化下;百日儿每服小豆大一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人对练,同取弓步,一手撑腰一手伸直握拳,两人脉门相对,用力大幅度转动肩关节。
背脊天柱骨(第七颈椎)以下的第二胸椎的棘突部分。《医彀》:“肩胛际会处为三柱骨。”
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方。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陈皮、当归各一钱,山茱萸、山药各二钱,麦门冬七分,炙甘草、五味子各五分,熟地黄一钱半,牡丹皮八分。加生姜、大枣,水煎服。治肺痈咳喘短气,或肾水不足,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