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伤酒头痛的别称。见《证治要诀·诸痛门》。详伤酒头痛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。详久咳条。
出《肘后方》。即齿龋。详该条。
指药物四气、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。四气中的热、温属阳;寒、凉属阴。五味中的辛、甘、淡属阳;酸、苦、咸属阴。升、浮属阳;沉、降属阴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辛甘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。”
证名。见《灵枢·热病》。亦作瘛疭或痸疭,又称抽搐、搐搦、抽风等。指手足伸缩交替,抽动不已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三:“瘈者筋脉急也,疭者筋脉缓也;急者则引而缩,缓者则纵而伸。或缩或伸,动而不止者,名曰瘈疭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计划生育、妇产科疾病》。即辣椒头,详该条。
即阳明腑证。详该条。
出《玄女经》。即处女膜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备览》,生于左额之疽为风疽、右额之疽为气疽,故名。证治见额疽条。
即拔罐法,亦称吸筒法。详拔罐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