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或作阳陵泉之简称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萝藦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骈,并列或一对。骈产即双生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》:“幼儿断乳纳食,值夏月脾胃主气,易于肚膨泄泻,足心热,形体日瘦,或烦渴善食,渐成五疳积聚。当审体之强弱,病之新久,有余者疏胃清热;食入,粪色白,或不化,健脾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钩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指妇人怀孕三月以内,由于肾虚、血虚、气虚、血热、郁怒或外伤、药物中毒等因,伤及冲任,或冲任不固,胎元失养,以致妊娠中断,胎儿未成形而坠下。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:
痿证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。又名皮毛痿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顑。面颊的下部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