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灵枢经》篇名。血络,指郁血的络脉。本篇主要论述奇邪客于血络,在刺络泻血所出现的昏仆、出血不止、局部血肿、面色苍白、心胸烦闷,滞针等意外情况。说明导致这些情况原因,以及指出怎样观察血络进行泻血,掌握刺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苦荬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指生机潜伏闭藏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”
即二仙汤,见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九方。紫菀、半夏(汤洗)、款冬花、炙阿胶各一两,人参、桂心各半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加生姜二片,糯米五粒,水煎,去渣服。功能温养脾胃。治咳嗽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腐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痉病之一。又名暑风。为感受暑温之邪,以致抽搐,发痉急骤,甚至角弓反张的症候。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。清·吴鞠通《解儿难》:“夏日小儿身热头痛、项强无汗,此暑兼风寒者也,宜新加香薷饮;有汗则用银
指面部缺少血气,失去红活润泽的病色,常伴见口唇、指甲色淡白等血虚症候。可见于各种衄血、下血、吐血、失血病证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:“病人面无血色,无寒热,脉沉弦者衄;浮弱,手按之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五风变内障。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胎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