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人中白,详该条。
书名。8卷。清·徐大椿撰于1764年。原刊本已佚,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,名《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》。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、风门、痹历节门、痿门、厥门等40类,共900余方。徐氏在各
病证名。指嗜酒无度、湿热伤脾所致的腹痛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酒积腹痛之症,痛而欲利,利下黄沫,天明即发,饮酒痛甚,小便赤涩。”治疗如痛而欲利,脉沉数者,枳壳大黄汤;口苦舌干,干葛清胃汤;利下黄沫,栀连
痘疮始出的迹象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亦作失气。或谓失为“矢”之误。参见转矢气、失气条。
【介绍】:见宋祥麟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五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,包括心病、肝病、脾病、肺病、肾病。详各条。
出《尔雅》。为菥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戴武承《女科指南集》:“死产者,临产时胎死腹中也。”参见胎死腹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