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呷嗽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九。详呷嗽条。
疔疮外治法之一。见清·过铸《增订治疔汇要》。先将疔头用瓷片刺破,寻活蜘蛛一个,越大越好,放疔上,蜘蛛自能奔赴刺破处,吸拔其毒,少时蜘蛛不动即取下,放冷水中自活。如不愈,用蜘蛛再行吸拔,或另取蜘蛛用之,
病名。亦名经血暴下。指月经来潮量多,其势如水塘河渠之崩决。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:“经血忽然大下不止,名曰经崩。”参见血崩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属气血逆乱,运动障碍之类的病证(如瘫痪痿痹等),可用行气活血通络的方药,使其通畅。如小活络丹之类。包括使用针灸推拿按摩等外治法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双侧脱臼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:“颊车骨……或打仆脱臼,或因风湿袭入,钩环脱臼、单脱者为错,双脱者为落。”证治详颊车蹉条。
通常指外感之风邪,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。参风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。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一,认为即坎(水)廓。“络通膀胱之府,藏属于肾。肾与膀胱为表里,乃真水之源,以输精液,故曰精液廓。”详水廓条。
病名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此症乃受天地杀厉之气,中人脏腑,因痰火而成。故发则暴悍,为症非小。重则发为僵直,轻则发为反张。舌向上肿如热物者是,后包破者非。舌左右或肿或不肿,面紫口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