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蒿枝七

蒿枝七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蒿枝七

药材名称蒿枝七

来源罂粟绿绒蒿属植物黄花绿绒蒿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. et Franch.,以根入药。夏秋采根,洗净切片晒干。

性味淡,温。有小毒。

功能主治补气,止血。用于气虚,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
用法用量5钱;外用研粉撒收口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蒿枝七

药材名称蒿枝七

拼音Hāo Zhī Qī

别名飞蛾七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罂粟科植物椭果绿绒蒿MeconopsischelidonifoliaBur.etFranch.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conopsis chelidoniflia Bur.et Franch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椭果绿绒蒿多年生草本,高0.5-1.5m。主根细,具多数须根,根茎处有宿存的叶基并密被黄棕色具短分枝的刚毛,常生有第2年芽胞。茎直立,绿色带紫,上部分枝,下部被毛。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短柄,密被黄棕色长硬毛;叶片轮廓宽卵形,长约7.5cm,宽约7cm,近基部羽状全裂,顶部羽状浅裂,裂片3-5,疏离,羽状浅裂或深裂,小裂片卵形,先端钝或近圆形,两面疏被长硬毛,背面具白粉;上部茎生叶较小,无柄或近无柄,阔卵形,略被毛,羽状3全裂或3深裂。花生于上部茎枝的叶腋内,有时2朵生于小枝末端;萼片2,近圆形,无毛,边缘一侧膜质;花瓣4,黄色,倒卵形或近卵形,长2-2.3m,宽1.7-2.2cm;雄蕊多数,花丝丝状,花药狭长圆形,黄色;子房卵圆形,无毛或近基部略被刚毛,花柱短,柱头头状。蒴果卵圆形,无毛,4-5(-6)瓣自先端向下微裂。种子镰状长圆形,长不到1mm。花期5-7月,果期7月以后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50-3700m的疏林下或溪边较阴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及云南等地。

性味辛;温;有毒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疼痛;阴疽;及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15g。外用:研粉撤或调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兔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兔骨药材名称兔骨拼音Tù Gǔ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兔肉"条。性味①《药性论》:"味甘。"

  • 鹧鸪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鹧鸪脂药材名称鹧鸪脂拼音Zhè Gū Zhī别名鹧鸪脂膏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鹧鸪"条。功能主治《本草

  • 小叶密花远志

    药材名称小叶密花远志拼音Xiǎo Yè Mì Huā Yuǎn Zhì英文名root of Denseflower Milkwort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小叶密花远志的

  • 羊舌树

    药材名称羊舌树拼音Yánɡ Shé Shù别名狗舌头叶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矾科植物羊舌树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mplocos glauca(Thunb.)Koidz.[Lau-rus Thun

  • 斑唇马先蒿

    药材名称斑唇马先蒿来源玄参科斑唇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. tubiformis (Klotz.) Tsoong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青海、四川、云南

  • 桂木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桂木干药材名称桂木干拼音Guì Mù Gān别名狗果(《岭南采药录》),胭脂公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广东中药》Ⅱ来源为桑科植物桂木的果实。秋季采收,

  • 落葵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落葵花药材名称落葵花拼音Luò Kuí Huā出处《国药的药理学》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。功能主治花汁为清血解毒药。解痘毒,又治乳头破裂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《中华

  • 土羌活

    药材名称土羌活拼音Tǔ Qiānɡ Huó别名山羌活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路边姜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姜科植物姜花的根茎。原形态姜花,又名:蝴蝶花。多年生草本,高1~2米

  • 金纽子

    药材名称金纽子拼音Jīn Niǔ Zǐ别名护心草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三头水蜈蚣的全草。春、夏采取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8~30厘米。根茎短。茎丛生,细弱,

  • 大青叶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大青叶药材名称大青叶拼音Dà Qīnɡ Yè英文名FOLIUM ISATIDIS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. 的干燥叶。夏、秋二季分2~3次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