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六月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主长夏。”
病证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八卷。由于小儿脾胃娇嫩,饮食生冷粘滞食物,困阻脾胃,不能消化,因而胶滞其间与血气相搏而成。症见乳食减少,腹内结块不散,日渐长大,坚固不移,并有胁下刺痛,恶心呕逆等。体弱者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在章,安徽歙县人。精于医术,钻研伤寒、温病之学,撰有《伤寒论条辨续注》,删减前人对《伤寒论》注释的繁复部分,并加个人见解加以续注;另对吴又可之《温疫论》一书加以补注而成《温疫论补
见辨证录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乃水癞愈后,余毒在肾所致。其症全身斑驳或赤或白,日久眉须脱落。相当于结核型麻风。
见《兰室秘藏·呕吐门》。即吴茱萸丸,见该条。
命门之火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即割治疗法。见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五年循环一周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终地纪者,五岁为一周。”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