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蒲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即交接出血。详该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五。即风引汤第一方,见风引汤条。
即产门不闭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即阴跷脉的照海穴,阳跷脉的申脉穴,左右共四穴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疳疾肌肉消瘦,形骸骨立。多由乳食停滞,积而化热,脾胃受伤,运化失职,以致食物精微不能充养肌肤所致。临床表现多伴有面色萎黄,皮肤干燥,腹凹如舟等。治宜消食和气,用异功散,或
见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指唇肿粗厚。
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疗方法。敷贴时间约3~4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用治肺结核,哮喘,口眼斜等。也有加用其他药物专治冷哮的。《张氏医通》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净末、延胡索各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五谷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