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桑寄生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银柴胡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足底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圣济经解义》10卷,已佚。
证名。①指以小便浑浊不清为主症的疾患。见《医学正传·便浊遗精》。又称溺浊。浊而色白者为白浊,浊而有血色赤者为赤浊,赤浊实即尿血。有虚实之辨。实症多因痰湿或湿热下注膀胱所致;虚症有中气下陷、阴虚火动、下
病证名。①小儿鼻色赤,乃脾胃实热,治宜清脾泻热;用泻黄散。如只微赤,则为脾胃虚热;宜异功散加升麻、柴胡治之(《证治准绳》)。参见鼻条。②见《中医外科概要》。即酒齇鼻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