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表里俱虚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帝太素人迎脉口诊补证

   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
  • 肝阳上亢

    又称肝阳偏旺。由肾水亏损不能滋养肝木,或肝阴不足,阴不潜阳所致。临床表现头晕目眩、头痛、面赤、眼花、耳鸣、口苦、舌红、脉弦细数等症。治宜滋阴平肝潜阳。

  • 黄皮子

    出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黄皮果,详该条。

  • 赤菜

    出《闽书》。为鹿角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救荒野谱

    见野菜谱条。

  • 传尸劳

    古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·骨蒸传尸门》。又名传尸、劳瘵、尸注、殗殜、复连、骨蒸等。系一种相互传染而广泛流行的病症,包括现代医学的结核病。《证治要诀·虚损门》:“传尸劳,骨肉相传,甚至灭门。此其五脏中皆有劳

  • 竖鹅

    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即乳蛾。详横鹅条。

  • 杂证要法

    见医学摘粹条。

  • 尺热

    证名。指尺肤热。参见发热、尺肤热条。

  • 洟(yí 夷)

    古作(tì涕)。同涕。《礼记内则》:“不敢唾洟。”涕本又作洟(《释文》)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六“涕甚曰洟”,指鼻涕增多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