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足厥阴气绝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致远

    【生卒】:1090~1147【介绍】:宋代官员。字子猷。南剑州沙县(今福建沙县)人。宣和(1119~1125年)时进士、绍兴(1131~1160年)年间广州知州。与李璆合著《瘴论》2卷,已佚。

  • 璺(wèn 问)

    器之裂痕,裂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目视,物疏璺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厥阴所至为风府,为璺启。”参璺启条。

  • 胞虚如球

    病证名。见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。即睥虚如球。详该条。

  • 膲理

    皮肤及肌肉的纹理。《灵枢·岁露论》:“人气血虚,……腠理开,毛发残,膲理薄。”膲理又是三焦通会之处。张志聪《灵枢集注》:“理者,肌肉之纹理,乃三焦通会之处,故曰膲理。”

  • 龙虎升降

    针刺手法。出《针灸问对》。亦称龙虎升腾。其法进针后先在浅(天)部左盘一圈,紧按至中(人)部,随即慢提至浅部,右盘一圈,如此反复九次,然后将针轻插至深(地)部,先右后左盘旋,各紧提慢按六次。最后据情使用

  • 酒毒喉风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科秘旨》卷上。喉风之因于酒毒者,故名。症见喉关内肿痛色红、或黄、饮食难咽,面部红赤,或目睛上视,发热恶寒,头痛项强。治宜清热除湿,解酒毒。用葛根、栀子、花粉、茵陈、车前草、丹皮、枳椇子、薄

  • 猴疳

    病名。见《中医名词术语选释》。即猴狲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前神聪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类经图翼》。位于头部中线,入前发际4寸,或于百会穴前1寸取穴。主治中风,头痛,眩晕,癫痫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3~5分钟。

  • 手足寒

    证名。指手足有寒冷感觉。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。多因脾胃虚寒所致。《伤寒论大全·厥分寒热辨》:“人之手足乃胃土之末,凡脾胃有热,手足必热,脾胃有寒,手足必冷,理之常也。”本症可见于伤寒、厥逆等疾患。

  • 神仙截伤寒四季加减百解散

    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二。即神仙百解散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