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绿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白背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调,调治;经,经脉。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,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,故名。
同肾阴虚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中药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疲极伤肝所致的虚咳。《医学入门·咳嗽》:“疲极伤肝,咳而左胁疼引小腹者,二陈汤加芎、归、芍药、青皮、柴胡、草龙胆、黄芩、竹茹,或黄芪建中汤。”《不居集·疲劳咳嗽》:“咳而左胁偏痛,引小腹并膝腕
病证名。指嗜酒无度、湿热伤脾所致的腹痛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酒积腹痛之症,痛而欲利,利下黄沫,天明即发,饮酒痛甚,小便赤涩。”治疗如痛而欲利,脉沉数者,枳壳大黄汤;口苦舌干,干葛清胃汤;利下黄沫,栀连
病名。指食面类食品过多而成积滞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面积,食面太多,或受寒,或懊憹以致成积,胸胃饱闷也。宜麦芽、莱菔子,方用阿魏丸。”或用莱菔子酒煎服(见《医宗必读》)。参见食积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。指稍劳即出汗。多因脾虚气弱,以致稍劳即汗出淋漓。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减。
指小儿虎口脉纹的颜色。见《四诊抉微》卷三。又名手筋色、虎口脉色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紫热红伤寒,青惊白是疳,黑时因中恶,黄即困脾端。”脉纹的颜色一般能反映病情的寒热虚实。纹色红赤,多属火;淡红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