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通骨消

通骨消

药材名称通骨消

拼音Tōnɡ Gǔ Xiāo

别名白狗肠(《广西中药志》)

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

来源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。全年可采。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,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,节明显,略膨大。叶对生,阔卵形,长12~1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两面均粗糙和被毛,边有角或浅裂。花大,腋生,具柄,单生或为长而下垂的总状花序;小苞片卵形,长约3厘米,包围着花芽,脱落;萼为一狭环;花冠长5~8厘米,浅蓝色或深蓝色,或外面近白色,冠管在子房以上扩大,5裂,裂片扩展,直径约7厘米;雄蕊4,着生于花冠管近基部;子房上位,2室,花柱长。很难结实。花期夏秋间。多栽培于庭园。

生境分部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福建等地。

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,表面灰黄色,有细纵皱纹和根痕。质坚,断面灰白色,中柱显着。鲜根带肉质。

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时毒性不大(两只小鼠给1克/只,24小时内未死或只死1只)。对离体豚鼠回肠、大鼠子宫、蟾蜍腹直肌及大鼠后肢灌流试验均无明显作用。

性味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微辛,性平。"

功能主治《广西中药志》:"祛风,驳骨。治风湿,跌打,接骨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8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桤木枝梢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桤木枝梢药材名称桤木枝梢拼音Qī Mù Zhī Shāo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嫩枝叶。性味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"性凉,味苦涩。"功

  • 四方木皮

    药材名称四方木皮别名火焰木来源豆科无忧花属植物中国无忧花Saraca chinensis Merr. et Chun,以树皮和叶入药。树皮全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叶秋季采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苦、涩,平。功能

  • 火秧竻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火秧竻叶药材名称火秧竻叶拼音Huǒ Yānɡ Lè Yè出处《生草药性备要》来源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叶片。全年可采。功能主治清热化滞,解毒行瘀。治热滞泄泻,痧秽吐泻转

  • 金不换

    药材名称金不换拼音Jīn Bú Huàn别名独脚乌桕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,石琴薯、山乌龟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地乌龟(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地不容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出处广

  • 石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石帆药材名称石帆拼音Shí Fān别名海团扇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柳珊瑚科动物柳珊瑚的石灰质骨胳。原形态全体呈树状,分枝颇多,常扩展而为一平面,不向四方

  • 过坛龙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过坛龙药材名称过坛龙拼音Guò Tán Lónɡ别名铁线草、黑骨芒、秧居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铁线蕨、黑骨芒箕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螺厥蕨、黑脚蕨、五爪黑蕨

  • 绿衣枳壳

    药材名称绿衣枳壳拼音Lǜ Yī 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Poniciri Trifoliatae Immaturus别名枸橼、臭橼、枳、枸橼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Poncirus

  • 石灰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石灰药材名称石灰拼音Shí Huī别名垩灰(《本经》),希灰(《别录》),石垩(陶弘景),染灰、散灰、白灰、味灰(《石药尔雅》),锻石(《日华子本草》),石锻(《本草图经》)

  • 母猪菜

    药材名称母猪菜拼音Mǔ Zhū Cài别名五叶藤、五龙草、五爪金龙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细叶乌蔹莓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yratia tenuifolia(Wight et Arn.)

  • 黑山蔗

    药材名称黑山蔗拼音Hēi Shān Zhè英文名Manyflower Acampe别名香蕉兰、蕉兰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多花脆兰的根和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mp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