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火
同火邪。详该条。
同火邪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由于气血大虚。宜十全大补汤倍人参、黄芪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婴孺方》十卷,已佚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女贞子,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飞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在头部者,称头窍阴;在足部者,称足窍阴,同属足少阳胆经。见各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薤白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王素经验方》三卷。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本病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,白睛常暴露于外,遭受外邪侵袭,以致干涩少津,红赤肿痛,甚至黑睛生翳,危害视力。相当于今之兔眼症。参见暴露赤眼生翳条。
证名。指呕吐因寒湿侵犯膀胱所致者。《经验医库·膀胱呕吐症》:“足太阳膀胱,感受寒湿,膀胱阳虚,不能化散,小腹胀痛呕吐,手足微寒,脉沉紧。”治宜温散,用加减五苓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