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法名。指入针后,用手指于针刺穴位所在之经络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气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循者,凡下针于属部分经络之处,用手指上下循之,使气血往来而已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后,气不至,用手上下循之,假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,为一叶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痰饮的古称。出《脉经·辨三部九候证第一》。详痰饮条。
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冬葵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清·李冠仙撰于1849年。其中包括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,论述四诊,辨析病证及治法、方剂等医论13篇。如分析《景岳全书》,既肯定其独到的见解,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是后人学习偏执的结果。作者对吴又可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路路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节之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留于节凑,必将为败。”
见汇刊经验方条。
指略高出体表的小骨节,如指掌关节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人有小节。”
病证名。指因肺气不足或肺气壅阻,劳力损伤,积热上熏所致的肩背痛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内伤肩背痛之症,气怯神离,精神不足,痛势不急,仍能睡卧,此肺气不足之症也;若喘急气逆,不得睡卧,此肺壅作痛之症也;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