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野芭蕉

野芭蕉

药材名称野芭蕉

拼音Yě Bā Jiāo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芭蕉科植物树头芭蕉的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sa wilsonii Tutch.[Ensete wilsonii(Tutch.)Cheesm.]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树头芭蕉,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6-12m,无蜡粉。假茎胸径15-25cm,淡黄色,带紫褐色斑块。叶柄细而长,有张开的窄翼,长40-60cm;叶片长圆形,长1.8-2.5m,宽60-80cm,基部心形,叶脉于基部弯成心形。花序下垂,序轴无毛;苞片外面紫黑色,被白粉,内面浅土黄色,每苞片内有花2列;花被片淡黄色,离生花被片倒卵状长圆形,先端具小尖头,合生花被片长为离生花被片的2倍或以上,先端3齿裂,中裂片两侧具小裂片。浆果几圆柱形,长10-13cm,直径4.4cm,果身直,成熟时灰深绿色,果柄长3.5-4.5cm,深绿色,密被白色短毛,果内几乎全是种子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多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沟谷潮湿肥沃土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岭以南各地。

性味味甘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截疟。主疟疾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注意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“孕妇忌服。”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叉分蓼

    药材名称叉分蓼拼音Chā Fēn Liǎo别名酸不溜、分枝蓼、叉枝蓼、酸姜来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.,以根(黑色老根为佳)入药。生境分部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

  • 柳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柳根药材名称柳根拼音Liǔ Gēn别名杨柳须(《天宝本草》),水柳须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,红龙须(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),分水翁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青龙须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

  • 榧螺

    药材名称榧螺拼音Fěi Luó英文名snail shell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榧螺科动物伶鼬榧螺和红口榧螺的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Oliva mustelina(Lam

  • 荞麦秸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荞麦秸药材名称荞麦秸拼音Qiáo Mài Jiē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茎叶。化学成分全草含芸香甙、槲皮素、咖啡酸。尚含对光敏感物质。籽苗含荭草素、异荭草素

  • 三七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三七药材名称三七拼音Sān Qī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(Burk.)F. H. Chen的干燥根。秋季花开前采挖,洗净,分开主根、支根及茎基,干燥。

  • 狗牙花

    药材名称狗牙花拼音Gǒu Yá Huā别名白狗牙、豆腐花、狗癫木、狮子花、风沙门、海浪花树来源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狗牙花和单瓣狗牙花的根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Ervatamia divar

  • 双花鞘花

    药材名称双花鞘花拼音Shuānɡ Huā Qiào Huā别名八角寄生、二苞鞘花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双花鞘花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crosolen

  • 鸨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鸨肉药材名称鸨肉拼音Bǎo Ròu出处《饮膳正要》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。原形态大鸨,又名:独豹(郭璞),鸨(《饮膳正要》)。嘴铅灰色,先端近黑。虹膜暗褐色。头、颈及前胸皆深

  • 鸭脚木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鸭脚木皮药材名称鸭脚木皮拼音Yā Jiǎo Mù Pí别名西加皮(《陆川本草》),鸭脚皮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。原

  • 新疆藁本

    药材名称新疆藁本拼音Xīn Jiānɡ Gǎo Běn别名藁本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鞘山芎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nioselinum tataricum Hoffm.[C. uag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