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又名石碱、花碱、水碱。为从蒿、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,和以面粉,经加工而成的固体。咸、苦,温。软坚,消积。①治积块,噎膈反胃。内服:3~9克,入丸、散。②治疣赘,研末调敷;虫牙痛,研末填
俗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千日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雀目之俗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倪枝维条。
病名。指齿牙蛀蚀,间或食物残渣嵌于龋孔而致疼痛。《沈氏尊生书》卷二十三:“虫蚀痛,由饮食余滓积齿缝间,腐臭之气淹渍,致齿龈有孔,虫生其间,蚀一齿尽,又蚀一齿。”宜以五倍子、胡椒研末为丸,塞蛀孔中。保持
见医学摘粹条。
运气学说术语,指统主一岁五运之气,又称“中运”、“大运”,详“中运”条。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即管道通过肛门括约肌或肛管直肠环上下而深达直肠的内外瘘。宜挂线疗法或配合手术治疗。
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太阳经别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