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瓠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瓠子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瓠子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。即助阳和血补气汤,见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槐角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伤寒或温疫等病后余热未净,由房事而传之对方者。《伤寒论·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,阴阳易之为病,其人身体重,少气,少腹里急,或引阴中拘挛,热上冲胸,头重不欲举,眼中生花,膝胫拘急
参肺肾两虚条。
病证名。又称积结泻。因饮食积滞而致。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积滞泄泻,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,平胃散加磨积药。”参见食积泄泻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位于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之中点。主治坐骨神经痛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5~15壮;或艾条灸10~30分钟。
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新鲜旱莲草捣烂敷贴有关穴位,使之发泡的方法。敷贴时间约为3~4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适用于疟疾等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硫黄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虎刺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