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闭关止渴汤

闭关止渴汤

(辨证录》卷六:闭关止渴汤

药方名称闭关止渴汤

处方石膏15克玄参60克麦冬60克 熟地60克青蒿15克

功能主治清胃火,填肾水。主消渴。胃热津枯,肾水亏乏,大渴恣饮,易于饥饿,得食渴减,不食则渴尤甚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(辨证录》卷六

辨证录》卷六:闭关止渴汤

药方名称闭关止渴汤

处方石膏5钱,玄参2两,麦冬2两,熟地2两,青蒿5钱。

功能主治消渴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各家论述此方少用石膏青蒿以止胃火,多用玄参、熟地以填肾水,重用麦冬以益肺气,未尝闭胃之关门也。然而胃火之开,由于肾水之开;肾水之开,由于肾火之动也;而肾火之动,又由于肾水之乏也。今补其肾水,则水旺而肾火无飞动之机,火静而肾水无沸腾之患。肾水既安于肾宅,而胃火何能独开于胃关哉。此不闭之闭,真神于闭也。

摘录辨证录》卷六

猜你喜欢

  • 致和汤

    药方名称致和汤处方北沙参12克枇杷叶(去毛)9克 鲜竹叶9克 生甘草1.8克 生扁豆12克 陈木瓜3克 金石斛12克麦冬9克陈仓米12克功能主治治霍乱后,津液不复,喉干舌燥,小水短赤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  • 甜葶苈散

    药方名称甜葶苈散别名葶苈散(《普济方》卷一六一)。处方甜葶苈30克(隔纸炒令紫色)木通15克(锉)旋复花15克紫菀15克(去苗、土)大腹皮23克(锉)槟榔15克郁李仁30克(汤浸,去皮,微炒)桑根白皮

  • 虎骨丹

    药方名称虎骨丹处方虎骨头(微炙)1分,鬼臼(去毛)1分,草龙胆1分,鬼箭1分,琥珀半两,白胶香半两。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黍米大。功能主治小儿继病。用法用量每服10粒,乳香汤送下。摘录《幼幼新书》

  • 大料神秘左经汤

    药方名称大料神秘左经汤别名神秘左经汤处方麻黄(去节)、干葛、细辛、厚朴(姜制,炒)、茯苓、防己、枳壳(麸炒,去瓤)、桂心、羌活、防风(去叉)、柴胡、黄芩、小草(即远志苗)、白姜(炮)、半夏(汤洗去滑)

  • 川消散

    《幼幼新书》卷五引张涣方:川消散药方名称川消散别名川朴散处方川朴消半两,紫雪1分,盐半分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初生木舌。用法用量川朴散(《准绳·幼科》卷三)。摘录《幼幼新书》卷五引张涣方《圣惠》卷八

  • 大黄酊

    药方名称大黄酊处方大黄粉200g。制法上药用60%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后、以每分钟3~5ml的速度渗漉,待滤液达750毫升时,停止渗漉,压榨药滓,压出液滤过,与滤液合并,加甘油100ml与适量的60%

  • 阑尾3号

    药方名称阑尾3号处方红藤、丹皮、皂角刺、炙山甲、银花、桃仁、川楝子。功能主治清热排脓,活血消肿。主脓肿型阑尾炎。摘录《新急腹症学》

  • 丁香五套丸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四:丁香五套丸药方名称丁香五套丸别名五套丸(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)。处方南星(每个切作十数块。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,每日易水,次用白矾60克,研碎,调人水内,再浸三日,洗净,焙干)半

  • 防风牛蒡汤

    药方名称防风牛蒡汤处方防风、山栀、石膏、黄芩、苍术、木通、甘草、牛蒡子。功能主治手足忽如火燃,起紫白黄泡,血热之极者。摘录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六

  • 东方甲乙丹

    药方名称东方甲乙丹别名青龙丹处方灯草炭5钱,青黛3钱,犀黄1钱2分,硼砂2钱,珠粉(生研)3分,人中白3钱,冰片5厘,儿茶5分,地道紫雪丹5分,风化消2钱。功能主治喉症,口疳,重舌。用法用量上为末,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