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疸

阴疸

又名阴瘅。指无热恶寒,小便自利,一身面目色黄而不鲜的黄疸。《医钞类编》卷九:“阴疸,无热恶寒,小便自利,脉迟而微。误开鬼门则肌肤冷鞭,自汗不止;误洁净府膀胱不约,小便如奔。”《医门法律·黄瘅门》:“阴瘅病,误从阳治,袭用苦寒,倒行逆施,以致极重不返者,医杀之也。……其始必先退阴复阳,阴退乃从阳治。”治宜温阳散寒退黄,选用茵陈附子干姜汤等方。参见阴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囟陷

    病证名。指囟门下陷的证候。小儿在六个月内,前囟门微陷,不作病理状态。如在慢惊、久泻之后,囟门显著下陷,甚至如坑的,则为囟陷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脏腑气血虚弱,不能上充脑髓,故囟陷也。”或因胎禀不

  • 大黄硝石汤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大黄、黄柏、硝石各四两,栀子十五枚。除硝石外余药先煎,去渣内硝石再煮,顿服。治黄疸腹泻,小便不利而赤,自汗出,表和里实当下者。

  • 周文铨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汝衡。苏州府(治今江苏苏州)人,后迁金陵(今江苏南京)。初学儒,后习医,崇尚朱丹溪、李东垣学说,治病每多良效。

  • 滑翳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谓此障之形“如水银珠子,但微含黄色,不疼不痛,无泪,遮蔽瞳人”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)。即滑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水红花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葛可久

    【介绍】:见葛乾孙条。

  • 增减定志丸

    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二引陆子寿方。鹿茸(酥炙)半两,炒远志、炒菖蒲、炒茯神、炒酸枣仁、炒干地黄、炒当归、人参、炒白术各一两,麝香一分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,每服三十丸,人参汤送下。功能养心肾

  • 人参启脾丸

    即启脾丸,见该条。

  • 猢狲果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慢心锐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