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阳易

阴阳易

病名。①指伤寒温疫等病后余热未净,由房事而传之对方者。《伤寒论·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,阴阳易之为病,其人身体重,少气少腹里急,或引阴中拘挛,热上冲胸,头重不欲举,眼中生花,膝胫拘急者。”《医学心悟·伤寒兼症》:“男子病新瘥,与女子接,其病遂遗于女,女子病新瘥,与男子接,其病遂遗于男,名曰阴阳易。”有阴易阳易之分。参各该条。②指阴位见阳脉,阳位见阴脉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阴阳易者危。”《内经吴注》卷二十二:“阴位见阳脉,阳位见阴脉,变易失常,故谓之危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银精石

    见《石雅》。为云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嗽血

    证名。见《证治要诀·诸血门》。①泛指血由咳嗽而出之症。又称咳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咳血即嗽血。”有外感、内伤之别,详见外感嗽血、内伤嗽血条。②指咳声轻而多痰、痰中挟血之症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咳

  • 开闭

    即开窍。见该条。

  • 雷公药对

    是一部托名雷公的药物学著作。4卷(一作2卷)。作者不详。约成书于公元2世纪初。陶弘景认为本书在药物主治及品种方面较《神农本草经》有所补充。此外,还收载了一些新的药物,并论及药物的佐使相须。原书已佚。

  • 五味所合

    即五味与五脏相宜之意。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:“心欲苦,肺欲辛,肝欲酸,脾欲甘,肾欲咸,此五味之所合也。”参五味所入条。

  • 救阳

    挽救亡阳的治法。同回阳救逆。详该条。

  • 巫彭

    【介绍】:上古时代巫医,相传为黄帝之臣。

  • 风壅头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·风热门》。指风热壅盛所致的头痛。症见头痛而头目昏眩。治宜祛风清热,如羌活汤、芎芷汤等方。参见头痛条。

  • 高世拭(shì 试)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士宗,浙江钱塘人。年少时家贫,自学通俗医书,后随张志聪学医。张志聪撰《本草崇源》,未竟而卒,世拭继之,并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的《伤寒论集注》。对《内经》加以注解而成《素问直解》(1

  • ①音运(yùn)。①通蕴。郁结、积滞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血菀于上。”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八风菀热。”②郁伏、枯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名木敛,生菀于下。”②音玉(yù)。同郁。郁结。《素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