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即食瘥的俗称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心瘥、食瘥条。
病名。指肌肉顽木沉重,不知痛痒寒热之症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寒客至,沉阴化,湿气变物,水饮内搐,中满不食,皮肉苛,筋脉不利,甚则胕肿身后痛。”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人之肉苛者,虽近衣絮,犹尚苛也,是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小儿丹毒之一。指初发于腋下和两膀上。治宜梓木白皮三两,蓼叶三两,烧灰研细,以鸡子白调敷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续断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同大肠虚冷。详该条。②指一般虚寒性泄泻。下利稀薄,完谷不化,便次增多,兼见食少、四肢冷、腰痠、怕冷、苔白润、脉沉迟。多与脾肾虚寒有关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为火麻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岭南杂记》。为睡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大一枝箭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庚辛玉册》。为瓦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