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《外台秘要》:“胁堂,在腋阴下二骨陷者中。主治胸胁支满,胪胀贲,噫哕,喘逆,瞻视目黄。举腋取之。”近代《中国针灸学》则定位于“腋窝下二寸陷中,当渊液穴斜上一寸之处。”并治心内膜炎,肝病,胸
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①泛指妇科病症。②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,连绵不断,其状如带,名为带下。有白带、青带、黄带、赤带、黑带、赤白带下、五色带下等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每目痛则头亦痛,寒热交作如疟状。凡病发则目痛,目痛则病发,轻则一年数发,重则一月数发,肝肾俱虚之故。热者,内之阴虚火动,邪热也;寒者,荣卫虚,外之腠理不实而觉寒也。”本证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地柏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中级官员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官阶从三品。
见疡科心得集条。
证名。见《中藏经·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》。详腹痛条。
出《物理小识》。为黄练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杠板归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