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鸡蛋花

鸡蛋花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鸡蛋花

药材名称鸡蛋花

拼音Jī Dàn Huā

别名栀子

来源夹竹桃科鸡蛋花属植物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. cv. Acutifolia [P. rubra L. var. acutifolia (Poir.)Bailey; P. acuminata Ait.],以入药。夏季采花,晒干。

性味甘,凉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利湿,止咳。用于预防中暑,肠炎,细菌性痢疾,消化不良,小儿疳积,传染性肝炎,支气管炎。

用法用量1~3钱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鸡蛋花

药材名称鸡蛋花

拼音Jī Dàn Huā

别名蛋黄花、擂捶花(《广东中药》Ⅱ),大季花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
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

来源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花朵。夏、秋采摘盛开的花朵,晒干。

原形态鸡蛋花,又名:缅栀子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

灌木至小乔木,高3~7米,有乳汁。小枝肥厚而多肉质,有叶聚生于顶。叶散生,具柄,矩圆形,长20~40厘米,宽达7厘米,两端渐狭,秃净,羽状脉,侧脉近边处连结成一边脉.聚伞花序顶生,花大,多数,极香;萼小,5裂,裂片钝头;花冠外面白色而略带淡红,内面基部黄色,长5~6厘米,裂片倒卵形,彼此覆盖,远较冠管为长;雄蕊5,着生于冠管基部,花药钝头,基部浑圆,与柱头分离:子房上位,心皮2,分离。蓇葖果,长圆形。花期8月。

生境分部栽培于庭园、花圃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性状干燥花朵,黄褐色至棕褐色,皱缩,主要为5枚大形旋转排列的花瓣。花瓣倒卵形,长约3厘米,宽约1.5厘米;下部合生成细管,长约1.5厘米。内藏雄蕊5,花丝极短;有时可见小的卵状子房。气醇香,味清淡稍苦。以净花、干燥、色黄褐、气芳香者为佳。

药理作用本品不详。其原种植物Plumeria rubra L.不同部位的水提取液对兔、豚鼠、猫、小鼠有局部麻醉及非特异性的解痉作用。树皮中含有白色结晶甙-喜蛋花甙,对粘膜无刺激,静脉注射后对呼吸、循环无影响,对离体子宫亦无直接作用,主要是泻下作用。人在临睡前口服0.2~0.3克,次晨可泻下1~2次,如剂量大于0.3克,还有利屎作用。叶、茎中的成分富瓦喜蛋花素1.5微克/毫升能抑制结核蓖的生长。

性味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治湿热下痢,里急后重,又能润肺解毒。"
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止咳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.5~4钱。

复方治痢疾,夏季腹泻:鸡蛋花干品四至八钱,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鸡蛋花

药材名称鸡蛋花

拼音Jī Dàn Huā

别名栀子、蛋黄花、擂捶花、鸭脚木、大季花、番缅花、蕃花、善花仔

出处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或茎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lumeria rubra L.cv.Acutifolia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茎皮,花开时采花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落叶小乔木,高达5m。枝条粗壮肥厚肉质,全株具丰富乳汁。叶互生;叶柄长4-7.5cm,上面基部具腺体;叶片厚纸质,常聚集于枝上部,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长20-40cm,宽7-11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狭楔形,两面无毛;侧脉每边30-40条,未达叶缘网结成边脉。顶生聚伞花序,长16-25cm,宽约15cm;总花梗三歧,长11-18cm,肉质,绿色;花梗淡红色;花萼5裂,裂片小,卵圆形,不张开而压紧花冠筒;花冠外面白色,内面黄色,裂片狭倒卵形,向左覆盖,比花冠筒长1倍,花冠筒圆筒形,内面密被柔毛,喉部无鳞片;雄蕊5,着生于花冠筒基部,花丝极短,花药长圆形;心皮2,离生,花柱短,柱头长圆形,中间缢缩,先端2裂。蓇葖双生,广歧,圆筒形,向端部渐尖,长约11cm。种子斜长圆形,扁平,先端具长圆形膜质翅,翅长约2cm。花期5-10月,果期一般为7-12月。栽培者极少结果。

生境分部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原产墨西哥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花多皱缩成条状,或扁平三角状,淡棕黄或黄褐色。湿润展平后,花萼较小。花冠裂片5,倒卵形,长约3cm,宽约1.5cm,呈旋转排列;下部合生成细管,长约1.5cm。雄蕊5,花丝极短。有时可见卵状子房。气香,味微苦。

以花完整、色黄褐、气芳香者为佳。

化学成分树皮中含α-香树脂醇(α-amyrin),β-香树脂醇(β-amyrin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鸡蛋花甙(plumieride),东莨菪素(scopoletin)等[1]。 根中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:13-O-咖啡酰鸡蛋花甙(13-O-caffeoylplumieride),13-脱氧鸡蛋花甙(13-deoxyplumieride),β-二氧鸡蛋花新酸葡萄糖酯甙(β-dihydroplumericinic acid glucosyl es-ter),1α-鸡蛋花甙(1α-plumieride),原鸡蛋花素(la-protoplumeri-cin)A,8-异鸡蛋花甙(8-isoplumieride)[2]。

药理作用从埃及产红鸡蛋花(Plumeria rubra)及粉红鸡蛋花(P.Rubra var.alba)根中分得抗菌成分鸡蛋花素(plumericin)等[1],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,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结核杆菌都有明显抑制效果[2]。鸡蛋花甙对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也有显着抑制作用[3]。此外,鸡蛋花甙还有明显通便作用,对小鼠通便的ED50为0.12g/kg,患者于睡前服0.2~0.3g,次晨可泻下1~2次,剂量大于0.3g还有利尿作用。红鸡蛋花茎、皮、叶及带皮茎的水提取液对兔、豚鼠、猫和小鼠均有局麻作用和解痉作用[4]。

炮制采摘后,晒干。

性味甘;微苦;性凉

归经肺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清热;利湿;解暑。主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湿热黄疸;泄泻痢疾;尿路结石;预防中暑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花5~10g;茎皮10~15g。外用;适量,捣敷。

注意凡暑湿兼寒,寒湿泻泄,肺寒咳嗽,皆宜慎用。

各家论述1.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湿热下痢,里急后重,又能润肺解毒。

2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止咳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滇丹参

    药材名称滇丹参拼音Diān Dān Shēn别名丹参、小丹参、紫丹参、小红参、小红草乌、小红丹参、山槟榔、云南丹参、石山丹参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云南鼠尾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via

  • 牛轭草

    药材名称牛轭草拼音Niú è Cǎo别名红茅草、地蓝花来源药材基源:为鸭跖草科植物狭叶水竹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dannia loriformis(Hassk.)Rolla Rao et

  • 小蒜

    药材名称小蒜拼音Xiǎo Suàn别名茆蒜(伏侯《古今注,),卵蒜(崔豹《古今注》),蒜(《别录》),夏蒜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。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。夏、秋采挖,去净

  • 秋木瓜

    药材名称秋木瓜拼音Qiū Mù Guā别名木瓜(《滇南本草图谱》),酸木瓜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香木瓜、皱皮木瓜(《成都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的果实。10~1

  • 威灵菊

    药材名称威灵菊拼音Wēi Línɡ Jú别名铁脚威灵仙[云南]、小黑药来源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显脉旋覆花Inula nervosa Wall.,以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性味辛,

  • 浮石

    药材名称浮石拼音Fú Shí别名水花、白浮石、海浮石、海石、水泡石、浮水石、大海浮石出处1.浮石始载于《日华子》。2.《嘉佑本草》附于“石蟹”下。3.《纲目》曰:“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,日久结成者

  • 乌饭树

    药材名称乌饭树别名沙沙面、零丁子、南烛子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.,以根、果入药。生境分部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;花含乌索酸、荭草素、

  • 黑阳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黑阳参药材名称黑阳参拼音Hēi Yánɡ Shēn别名黑元参(《滇南本草》),白紫草、牛舌头菜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土玄参(《云南经济植物》)。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紫草科植物

  • 纤冠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纤冠藤药材名称纤冠藤别名大防己、入的龙、羊乳藤、细羊角、睡地金牛来源萝藦科纤冠藤Gongronema nepalense (Wall.) Decne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广

  • 功劳叶

    药材名称功劳叶拼音Gōnɡ Láo Yè别名枸骨叶、猫儿刺、枸骨刺、八角茶、老鼠刺、十大功劳叶、老虎刺、狗古艻、散血丹、八角刺、羊角刺、老鼠怕出处本品入药始见于《本草拾遗》,原名"枸骨叶"。功劳叶为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