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黄花木

黄花木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花木

药材名称黄花木

拼音Huánɡ Huā Mù

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种子。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。

原形态灌木,高1~3米。茎圆柱形,无毛,皮绿灰色,小枝在节处被柔毛。小叶3枚,矩圆状披针形或矩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长4~10厘米,阔1.2~1.5厘米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绿色带苍白,幼时密被短柔毛,后变疏;托叶合生,长约8毫米;叶柄长2~3.5厘米。总状花序顶生,具花3~7轮,每轮有2~7花;苞片轮生,卵形或近圆形;萼筒状,长1厘米,密被绢状毛,裂片披针形;花冠黄色;子房条形,被长柔毛。荚果线形,扁平,长7~12厘米,阔1~1.4厘米,顶端突变狭,具有花柱变成之细刺。花期4~6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草地、林下或林边。分布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等地。

性味甘淡,微寒。

功能主治清肝明目,利水,润肠。治风热头痛,急性结膜炎,高血压,慢性便秘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黄花木

药材名称黄花木

拼音Huánɡ Huā Mù

英文名Seed of Greenleaf Piptanthus

出处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的种子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ptanthus nepalensis D.Don [P.concolor Harrow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季果实成熟时,采收荚果,剥取种子,晒干。

原形态黄花木 灌木,高l-3m。茎圆柱形,无毛,皮绿灰色,小枝节处被柔毛。小叶3片;托叶合生披针形,长约8mm;叶柄 长约2-3.5cm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、椭圆形、狭椭圆形、披针形,长4-10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深绿色,无毛,背面绿色带苍白,幼时密被短柔毛,后变疏。总状花序顶生,序梗、序轮密被白色柔毛;具花3-7轮,每轮有2-7花;苞片轮生,卵形或近圆形;萼筒状,长1cm,密被白色绢状毛,5裂,裂片披针形;花冠黄色;旗瓣近圆形,中间常有褐棕色斑纹;雄蕊10枚,全分离;子房条形,被白色或淡锈色长柔毛。荚果线形,扁平,长7-12cm,阔1-1.4cm,先端突变狭,密被白色或淡锈色短柔毛。具花柱变成的细刺。花期4-6月,果期7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2000m的草地、林下或林边或灌木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化学成分全株含黄华明碱(thermopsine),臭豆吉碱(anagyrine),金雀花碱(cytisine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和5-a-羟基-7,17-去氢异羽扇豆碱(5-a-hydroxy-7,17-dehydroisolupanine)。

性味味甘;淡;性微寒

归经肝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清肝明目;润肠通便。主风热头痛;急性结膜炎;高血压病;慢性便秘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蓼药材名称水蓼拼音Shuǐ Liǎo别名蔷、虞蓼(《尔雅》),泽蓼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辣蓼草(《本草求原》),柳蓼、川蓼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水红花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药蓼子草

  • 桂皮紫萁

    药材名称桂皮紫萁拼音Guì Pí Zǐ Qí英文名asiatica Cinnamon Fern别名牛毛广东、紫萁、贯众出处始载于《长白山植物药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紫萁科植物分株紫萁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

  • 地磨薯

    药材名称地磨薯拼音Dì Mó Shǔ别名野芝麻棵、小黑药、野芝麻根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梧桐科植物细齿山芝麻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.采收和储藏:

  • 金线风

    药材名称金线风别名金锁匙、银锁匙、百解藤、有毛粪箕笃、黑皮蛇来源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粉背轮环藤Cyclea hypoglauca (Schauer) Diels,以根、叶或全株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切碎,

  • 蓝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蓝树药材名称蓝树别名米木、大蓝靛、木蓝、木靛、板蓝根[广西、博白、南宁]、大青叶[广西、邕宁]来源夹竹桃科蓝树Wrightia laevis Hook. f. [W. hainan

  • 水红花子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水红花子药材名称水红花子拼音Shuǐ Hónɡ Huā Zǐ英文名FRUCTUS POLYGONI ORIENTALIS别名东方蓼、天蓼、狗尾巴花、狼尾巴花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红

  • 崖棕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。原形态崖棕,又名:宽叶薹草。多年生草本。根茎丛生,横走;茎侧生,高达30厘米,扁而平滑

  • 小牛力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牛力药材名称小牛力拼音Xiǎo Niú Lì别名土甘草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的根。秋、冬采挖,洗净,晒干。原形态疏叶美花崖豆藤,又名:老秧

  • 粳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粳米药材名称粳米拼音Jīnɡ Mǐ别名白米来源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.,以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温中和胃,益气止泄。主治烦躁口渴,赤痢热躁,伤暑发热。

  • 橄榄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橄榄药材名称橄榄拼音Gǎn Lǎn别名橄榄子(《南州异物志》),橄棪(孟诜),忠果(《记事珠》),青果(《宛陵集》),青子(《东坡诗集》),谏果(《齐东野语》),青橄榄(《海槎余录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