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东北蛔蒿

东北蛔蒿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东北蛔蒿

药材名称东北蛔蒿

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

别名蛔蒿

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.,以花蕾入药。夏季花开放前采集,阴干。

性味辛、苦,寒。有毒。

功能主治驱虫。用于蛔虫病。

用法用量3~4钱,研末加白酒1两,浸一夜,去渣取浸液,置开水上蒸去酒精,清晨空腹1次服下;2小时后再服芒硝6钱(小儿酌减)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东北蛔蒿

药材名称东北蛔蒿

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

出处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
来源为菊科植物东北蛔蒿花蕾。开花前采收花蕾,阴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达50厘米,全株被丝状绵毛。根亚木质,褐色,稍粗大。茎直立,单生或丛生,基部包有残留的前年老叶柄。根生叶及不孕枝的叶有长柄,叶柄长达5厘米,叶广椭圆状卵形,2~3回羽状分裂,裂片狭线形,茎上部叶渐小,互生,3裂或不裂。头状花序小,无梗或稀具短梗,排成圆锥花序;总苞长约4毫米,外列总苞片狭卵形,中列及内列者狭长圆形,透明,背面有绿纹;小花多数,每3~19朵小花生于头状花序中,黄色或带红褐色的花冠管喉部狭窄,疏生腺点。瘦果小。花期8月。果期9月。

生境分部多生于干旱草原。分布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新疆等地。

化学成分含ι-β-山道年。

性味辛苦,寒,有毒。

功能主治驱蛔虫。

复方治蛔虫病腹痛:东北蛔蒿五至六钱。研末,加白酒一两,浸一夜,去渣取清液,隔水蒸去酒精,清晨空腹一次服下,二时后冲服芒硝四钱,小儿减量。(性味以下出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东北蛔蒿

药材名称东北蛔蒿

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

英文名flower bud of Manchurian Wormwood

出处出自《中国药植图鉴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东北蛔蒿的花蕾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riphidium finitum (Ditag.) Ling et Y. R. Ling [Artemisia finita Kitag].

采收和储藏:8-9月花蕾含苞欲放时采收,阴干。

原形态东北蛔蒿 半灌木状草本,高50-60cm,全株被丝状绵毛。主根粗,木质;根状茎粗短,黑色,直径1-2cm,常有老叶柄残基,有多数或少数多年生、木质营养枝,枝长3-6cm,丛生,上部密生多数叶。茎直立,单生或丛生,下部木质,上部半木质;中部以上多数分枝,枝斜向上,长4-10cm。根生叶及营养枝叶有长柄,叶柄长达5cm;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长圆形或长卵形,长2-3(-5)cm,宽1.2-2cm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裂片狭线形;茎上部叶渐小,互生,3裂或不裂。头状花序,长圆状倒卵形或和长圆形,直径2-2.5cm,无梗或近无梗,基部有线形小苞叶,在分枝上排成略疏松的穗状花序,并在茎上组成狭窄或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;总苞长约4mm,4-5层,外层总苞片小,卵形,中层总苞片长卵形,透明,背面有绿色中肋,内层总苞片长卵形或狭长圆形,半膜质,背面疏被毛或近无毛;两性花3-9(-13)朵,花冠管状,具腺点,花药丝形,先端附属物线形,基部钝,花柱与花冠近等长,先端稍叉形,叉端钝,微有睫毛。瘦果,小,倒卵形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地区砾质坡地、半荒漠草原工河湖岸边草甸及草原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新疆等地。

化学成分本品含左旋β-山道年(β-santonin)和东北蛔蒿素(finitin)。

性味味辛;苦;性寒;有毒

功能主治驱虫。主蛔虫病;蛲虫病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;或研末;或浸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鸭卵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鸭卵药材名称鸭卵拼音Yā Luǎn别名鸭子(孟诜),鸭蛋(《医钞类编》)。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蛋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白鸭肉"条。化学成分每100克

  • 黑珠芽薯蓣

    药材名称黑珠芽薯蓣拼音Hēi Zhū Yá Shǔ Yù别名野胭脂、毛狗卵来源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黑珠芽薯蓣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melanophyma Pramet Bu

  • 狼萁草

    药材名称狼萁草拼音Lánɡ Qí Cǎo别名芒萁、穿路萁、路萁子柴、筲萁子柴、鸡毛蕨、反蕨叶、蜈蚣草、冷猪窝、硬蕨萁、蕨叶草、铁郎鸡、篦子草、狼机柴、芦萁、芒、狼萁、蕨萁草、山芒来源药材基源:为里白科

  • 止咳菊

    药材名称止咳菊拼音Zhǐ Hāi Jú别名菊花参、孩儿参、土参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川滇女蒿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ippolytia delauayi (Franch.ex W. W. Sm

  • 壶卢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壶卢药材名称壶卢拼音Hú Lú别名匏(《诗经》),匏瓜(《论语》),壶(《鹖冠子》),瓠瓜(《说文》),甜瓠瓤(《唐本草》),腰舟(《鹖冠子》陆佃注),瓠匏(《滇南

  • 二色内风消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二色内风消药材名称二色内风消拼音èr Sè Nèi Fēnɡ Xiāo来源木兰科二色内风消Schisandra bicolor Cheng,以根、藤、

  • 河豚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河豚药材名称河豚拼音Hé Tún别名赤鲑(《山海经》),鯸鮧鱼(《金匮要略》),鯸鲐(《吴都赋》),鲑鱼(《山海经》郭璞传),鹕夷鱼、嗔鱼、规鱼(《本草拾遗》),鰄

  • 香血藤

    药材名称香血藤拼音Xiānɡ Xuè Ténɡ别名红血藤、淀淀藤、过山龙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味子科植物红花五味子的藤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sandra rubriflora(Franch.)R

  • 麦奴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麦奴药材名称麦奴拼音Mài Nú别名麦散黑粉、黑疸、麦子黑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麦奴Ustilago nuda (Jens.)Rostr.,以冬孢子粉入药

  • 白背叶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背叶根药材名称白背叶根拼音Bái Bèi Yè Gēn别名白膜根、白朴根(《岭南草药志》),野桐根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。出处《岭南草药志》来源为大戟种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