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丝瓜花

丝瓜花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丝瓜花

药材名称丝瓜花

拼音Sī Guā Huā

出处滇南本草

来源葫芦科植物丝瓜丝瓜花蕾,夏季开花时采取。
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丝瓜"条。

化学成分花中谷氨酰胺、天冬氨酸、精氨酸、天门冬素的含量雌花比雄花中多,而赖氨酸,丙氨酸则在雄花中为多。

性味滇南本草》:"性寒,味甘微苦。"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治肺热咳嗽,咽痛,鼻窦炎,疔疮,痔疮。
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清肺热,消痰下气,止咳,止咽喉疼,消烦渴,泻相火。"

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涂疔疮,退火毒,消肿。"

③《陆川本草》:"治鼻窦炎。"

④《重庆草药》:"清热利便。治疮毒,痔疮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复方①治肺热咳嗽,喘急气促:丝瓜花、蜂蜜。煎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②治红肿热毒疮,痔疮:丝瓜花五钱,铧头草五钱。生捣涂敷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③治外伤出血:丝瓜花.秋葵叶。晒干研粉。加冰片少许,同研末外用。(《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丝瓜花

药材名称丝瓜花

拼音Sī Guā Huā

英文名Flower of Luffa

出处出自《滇南本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uffa cylindrica (L.)Roem. Luffa acutangula (L.)Roxb.

采收和储藏:夏季开花时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。茎枝粗糙,有棱沟,有微柔毛。茎须粗壮,通常2-4枝。叶互生;叶柄粗糙,长10-12cm,近无毛;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,长宽均为10-12cm,通常掌状5-7裂,裂片三角形,中间较长,长8-12cm,洗端尖,边缘有锯齿,基部深心形,上面深绿色,有疣点,下面浅绿以,有短柔毛,脉掌状,具白色长柔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通常10-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,花序梗粗壮,长12-14cm,花梗长2cm;花萼筒钟形,被短柔毛;花冠黄色,幅状,开后直径5-9cm,裂片5,长圆形,长0.8-1.3cm,宽0.4-0.7cm,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,外面具3-5条突起的脉,雄蕊5,稀3,花丝6-8mm,花初开放时稍靠合,最后完全分离;雌花单生,花梗长2-10cm;花被与雄花同,退化雄蕊3,子房长圆柱状,有柔毛,柱头3,膨大。果实圆柱状,直或稍弯,长15-30cm,直径5-8cm,表面平滑,通常有深色纵条纹,未成熟时肉质,成熟后干燥,里面有网状纤维,由先端盖裂。种子多数,黑色,卵形,扁,平滑,边毋狭翼状。花、果期夏秋季。

化学成分丝瓜药含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芹菜素(api-genin),齐墩果酸(oleanoli caed([1]及丙二酸(malonic acid)[2]等脂肪酸。

性味味甘;微苦;性寒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化痰止咳。主肺热咳嗽;咽痛;鼻窦炎;疔疮肿毒;痔疮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各家论述1.《滇南本草》:清肺热,消痰下气,止咳,止咽喉疼,消烦渴,泻相火。

2.《分类草药性》:涂疔疮,退火毒,消肿。

3.《陆川本草》:治鼻窦炎。

4.《重庆草药》:清热利便。治疮毒,痔疮,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桂叶素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桂叶素馨药材名称桂叶素馨拼音Guì Yè Sù Xīn别名大黑骨头、岭南茉莉来源木犀科桂叶素馨Jasminum laurifolium Roxb.,以

  • 漆大姑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漆大姑根药材名称漆大姑根拼音Qī Dà Gū Gēn出处《广州常用草药集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根。功能主治《广州常用草药集》:"治疴呕痧症,炒熟煎茶可治红白

  • 匙叶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匙叶草药材名称匙叶草拼音Chí Yè Cǎo别名海赤芍、海萝卜、海金花、土地榆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福建中草药》来源为白花丹科植物补血草的根或全草。根全年可采;

  • 多穗石柯茎

   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茎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栎的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(Wall.)Re-hd.[

  • 丝棉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丝棉木药材名称丝棉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白皂树(《中国树木志略》),明开夜合(《河北习见树木图说》),桃叶卫矛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白杜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

  • 曼陀罗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曼陀罗根药材名称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。化学成分白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.35%,

  • 土香榧

    药材名称土香榧拼音Tǔ Xiānɡ Fěi别名粗榧、血榧、木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粗榧科植物中国祖榧的种子。原形态中国粗榧,又名:鄂西粗榧、竹叶粗榧、红壳松。常绿小

  • 鮸鱼

    药材名称鮸鱼拼音Miǎn Yú别名敏鱼、鳘来源鲈形目石首鱼科鮸鱼Miichthys mi-iuy (Basil.),以鱼鳔入药。生境分部山东。性味甘、咸,平。功能主治养血止血,补肾固精。用法

  • 土大黄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土大黄药材名称土大黄拼音Tǔ Dài Huánɡ别名红筋大黄、金不换[江西、湖北]、血三七、化雪莲、鲜大青[江苏苏州]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Rumex madaio Makin

  • 海参肠

    药材名称海参肠拼音Hǎi Shēn Chánɡ出处旅大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来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或其他种海参的肠。将海参肠洗净,阴干。化学成分干肠含钒率为百万份之12份,比其躯壳中含钒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