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串铃草

串铃草

药材名称串铃草

拼音Chuàn Línɡ Cǎo

别名毛尖茶、野洋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lomis mongolica Turcz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全草,洗净,切段晒干。秋后花萎谢后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串铃草,多年生草本,高40-70cm。须根常作块根状增粗,有时2-3个成串。茎直立,四棱形,被具节柔毛或具节刚毛。基生叶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;叶柄长7-13.5cm;叶片长4- 13.5cm,宽2.7-7cm,边缘为圆齿状;茎生叶对生,与基生叶同形,通常较小,叶片上面均被中枝特长的星状刚毛及单毛,下面被星状柔毛或丛生刚毛。轮伞花序多花,彼此分离;‘苞片线状钻形,先端刺状,具节缘毛;花萼管状,长约1.4cm,外面被具节刚毛和柔毛,先端具5圆齿,齿端具刺尖,边缘被柔毛;花冠紫色,长约2.2cm,唇形,上唇外面被星状短柔毛,边缘流苏状,下唇3圆裂,中裂片较大,圆倒卵形,先端微凹,侧裂片边缘为不整齐的细齿状;雄蕊4,前对较长,后对基部具附属物,花丝被毛;雌蕊子房2,合生,花柱单一,柱头2裂。小坚果卵状三角形,先端被毛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770-2200m的山坡草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及南部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。

性味味甘;苦;性温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性关节炎;感冒;跌打损伤;体虚发热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10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粗糠柴

    药材名称粗糠柴拼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、香檀、痢灵树、吕宋楸荚粉[腺体粉末]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(Lam.)Muell.-

  • 山蒜

   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(《本草拾遗》),小蒜(《救荒本草》),苦蒜果、野葱果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野葱(《上海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。

  • 卜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卜芥药材名称卜芥拼音Bǔ Jiè别名老虎耳、尖尾芋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,独脚莲、观音莲、山芋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,老虎芋、小虫芋、狼毒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尖尾芋、尖

  • 土党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土党参药材名称土党参拼音Tǔ Dǎnɡ Shēn别名浮萍参、香浮参、蔓人参、土人参[广东]、奶参[四川]来源为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大花金钱豹Campanumoea javanica

  • 串铃

    药材名称串铃拼音Chuàn Línɡ别名万年、小羊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mpatiens pinfanens Hook.f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

  • 工布乌头

    药材名称工布乌头拼音Gōnɡ Bù Wū Tóu英文名Root of Kongpo Monkshood别名雪山一支蒿出处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油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油草药材名称油草拼音Yóu Cǎo别名油麻出处《湖南药物志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的全草。夏、秋间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30~90厘米。根细长须状,簇生。秆丛生,直

  • 三叶金锦香

    药材名称三叶金锦香拼音Sān Yè Jīn Jǐn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三叶金锦香的根及果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beckia mairei Craib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鲜用

  • 长叶丹参

    药材名称长叶丹参拼音Chánɡ Yè Dān Shēn别名对口元宝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舌瓣鼠尾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via liguliloba Sun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

  • 山货榔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货榔药材名称山货榔拼音Shān Huò Lánɡ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无毛南蛇藤的茎。全年可采。晒干用。原形态攀援状藤本,长达数米。小枝灰色,皮孔明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