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云南荚蒾根

云南荚蒾根

药材名称云南荚蒾根

拼音Yún Nán Jiá Mí Gēn

别名黄香根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云南荚蒾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yunnanense Rehd.

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
原形态云南荚蒾落叶灌木,高达8m。当年生枝密被黄褐色簇状短柔毛,二年生枝浅灰褐色,叶对生;叶柄长1-2cm,被黄褐色绒毛;叶纸质,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长3-9.5cm,宽2.5-4.5cm,先端钝,基部圆形或渐狭,边缘离基部1/3以上有钝锯齿,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,幼时两面被短柔毛,下面散布红褐色腺点,并在脉腋生簇状疏柔毛,侧脉每边5-6条,伸达齿端,与中脉在叶面凹陷,在下面凸起,小脉横向平伸。圆锥花序近复伞房式,顶生或生于具1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,与叶同时开放,长达10cm,直径约6cm,密被黄褐色簇状短柔毛,具部梗;苞片和小苞片小披针形;花多生于第2-3级花序轴分枝上;萼简长约2mm,略具腺,萼檐具5浅齿;花冠白色;辐状,直径约5mm,花冠裂片与萼筒等长;雄蕊5,不超出花冠;花柱略高出萼齿。花期6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300-2900m的山坡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
性味味微辛;苦;性微温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浆果苋

    药材名称浆果苋别名九层风、地灵苋来源藜科浆果苋Deeringia amaranthoides (Lam.) Merr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性味淡,平。功能主治祛风利湿。

  • 冬瓜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冬瓜瓤药材名称冬瓜瓤拼音Dōnɡ Guā Ránɡ别名冬瓜练(《药性论》)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葫芦种植物冬瓜的果觚。性味《药性论》:"味甘,平。"功能主

  • 苏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苏头药材名称苏头拼音Sū Tóu别名紫苏兜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、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。秋季采收,将紫苏或白苏全株拔起,切取根头

  • 繁缕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繁缕药材名称繁缕拼音Fán Lǚ别名鹅儿肠、鸡肠菜、合筋草、小被单草、园酸菜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 (L.) Cyr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

  • 石蛇

    药材名称石蛇拼音Shí Shé别名蛇螺来源药材基源:为蛇螺科动物覆瓦小蛇螺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rpulorbis imbricata(Dnuder)采收和储藏:退潮后于岩石上剥取,晒干。原

  • 荫风轮

    药材名称荫风轮拼音Yīn Fēnɡ Lún别名山藿香(《贵州草药》),瘦风轮、九层塔、野薄荷、田螺菜、蒙锄草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,断血流(安徽《断血流治疗各科疾病出血症的研究》

  • 地桃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地桃花药材名称地桃花拼音Dì Táo Huā别名红花地桃花、肖梵天花、野棉花、狗脚迹、大梅花树、刺头婆、痴头婆来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

  • 豇豆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豇豆壳药材名称豇豆壳拼音Jiānɡ Dòu Ké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荚壳。功能主治镇痛,消肿。治腰痛,乳痈。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鲜用3~5两

  • 蜀五加

    药材名称蜀五加拼音Shǔ Wǔ Jiā别名五加皮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蜀五加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 Harms采收和储藏:秋季挖根,洗净,

  • 米伞花

    药材名称米伞花拼音Mǐ Sǎn Huā别名垂花穗状报春、斜倾报春花、野洋参来源报春花科米伞花Primula cernua Franch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贵州。性味辛、甘,平。功能主治补虚,通乳。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