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亚乎奴

亚乎奴

《中国药典》:亚乎奴

药材名称亚乎奴

拼音Yà Hū Nú

英文名HERBA CISSAMPELOTIS

别名生藤

来源本品系傣族习用药材。为防己科植物生藤Cissampelos pareira L. var. hirsuta (Buch. ex DC.)Forman 的干燥全株。春、夏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,晒干。

性状本品根呈扁圆柱形,多弯曲,长短不一,直径约1cm。表面棕褐色或暗褐色,有皱纹及支根痕;断面枯木状。匍匐茎圆柱形,节略膨大,常有根痕或细根;表面棕褐色,节间有扭旋的纵沟纹;易折断,折断时有粉尘飞扬,断面具放射状纹理;缠绕茎纤细,有分枝,表面被黄棕色绒毛。叶互生,有柄,微盾状着生;叶片多皱缩,展平后呈心状扁圆形,先端微凹,具小突尖,上表面疏被白色柔毛,下表面密被褐黄色绒毛。气微,味苦、微甜。

鉴别(1)本品粉末灰棕色。淀粉粒甚多,单粒圆形、半圆形或多角形,直径2~21μm,脐点点状或裂缝状;复粒由2~4分粒组成。石细胞多,淡黄色,类方形、椭圆形或多角形。直径30~65μm;另有类棱形,长80~180μm。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4~140μm。纤维细长,可至1000μm,直径约24μm,壁厚,木化。草酸钙方晶较少,极细小。非腺毛1~5细胞,长220~1260μm。

(2)取本品粉末5g,加乙醇40ml,浸泡 2小时,滤过。取滤液约20ml,蒸干,残渣用稀醋酸溶解后,加水适量,置分液漏斗中,加氨试液使成碱性,用氯仿适量振摇提取,分取氯仿液,再加稀醋酸适量振摇提取。分取醋酸液2ml,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,生成红棕色沉淀;另取醋酸液 2ml,加碘化铋钾试液 2滴,生成红棕色沉淀。

性味甘、苦,温。

功能主治消肿止痛,止血,生肌。用于外伤肿痛,创伤出血。

用法用量外伤肿痛,干粉适量加酒或蛋清调敷患处。创伤出血,干粉适量外敷,一日1次。

贮藏置干燥处。
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亚乎奴

药材名称亚乎奴

拼音Yà Hū Nú

别名亚乎鲁、金丝荷叶、鼠耳草、亚红龙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防己科植物锡生藤的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ssampelos pareira L.var.hirsuta(Buch.exDC.)forman

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收,除去泥土,晒干。

原形态生藤藤本,长可达3m。根粗壮,长达30cm,直径4-15mm,表面灰棕色,多弯曲。老茎圆柱形,具扭旋的纵沟纹,枝纤细,常密被黄棕色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片纸质,心状近圆形或心状圆形,长宽均为2-5cm,先端微凹陷,具小突尖,基部心形,有时近截平,全缘或波状,两面被黄棕色柔毛,下面被毛较密;叶柄长1-2cm,被黄棕色柔毛。花小,淡黄色,雌雄异株;雄花序为伞房状聚伞花序,腋生,花序轴和分枝均纤细,密被柔毛;雄花:萼片长1.2-1.5mm,背面被疏而长的柔毛;花冠碟状,聚药雄蕊长约0.7mm;雌花序总状;雌花:萼片2,与苞片合生,阔倒卵形,长约1.5mm;花瓣很小,附着在萼片的基部;雌蕊1,柱头3裂。核果卵形,被毛,成熟时红色。种子扁平,马蹄形,背有小瘤体。花期4-5月,果期5-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300m的河谷、小溪旁及河边、沙滩或荒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扁圆柱形而弯曲,直径5-10mm;表面深灰棕色,有皱纹及支根痕;断面略呈枯木状。匍匐茎圆柱形,直径3-6mm;表面棕褐色,节处略膨大,节间有扭曲的纵沟纹,常有支根痕;易折断,折断时有粉尘,断面有放射状纹理,缠绕茎纤细,有分枝,表面密被黄棕色绒毛。叶互生,叶柄近盾状着生;叶片多皱缩,平展后呈心状扁圆形,先端微凹,具小突尖,上、下表面均被黄棕色柔毛。气微,味苦、微甜。

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由10余列细胞组成。中柱鞘为石细胞环。韧皮部较窄。木质部宽广,导管类圆形。射线宽阔。石细胞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和草酸钙小方晶。匍匐茎横切面:木栓层为3-7列长方形木栓细胞。皮层狭窄。中柱鞘为石细胞与纤维,相间连接成浅波状环,韧皮部外侧为纤维,束间射线外侧为石细胞。维管束外韧型,环列,髓部较小。缠绕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有非腺毛。中柱鞘为木化纤维连接成波状环。韧皮部较宽。木质部不发达。髓部较大。叶表面观:气孔不定式,多存在于下表面。非腺毛下表面较多,由2个细胞组成,顶端细胞细长,略弯。

粉末特征:①淀粉粒单粒圆形、半圆形或多角形,直径2-20μm,脐点点状或裂缝状;复粒由2-8分粒组成。②石细胞淡黄色,类方形、椭圆形或多角形,直径30-35μm;另有类梭形,长80-180μm。③非腺毛1-5细胞,长220-260μm。此外,有具缘孔导管、木纤维、草酸钙小方晶。

化学成分全草含锡生藤碱(cissampareine);根含海牙亭碱(hayatine),海牙替定碱(hayatidine),海牙替宁碱(hayadinine),氯化锡生藤酚灵(cissamine chloride),右旋-4"-O-甲基箭毒碱(4"-O- methylcurine),荷苞牡丹碱(dicentrine),脱氧荷苞牡丹碱,轮环藤宁碱(cycleanine),岛藤碱(insularine)及右旋异谷树碱(iaxhondredendrine);根皮含左旋箭毒碱(curine),海牙亭碱,海牙替宁碱,右旋异谷树碱,门尼斯明碱(menismine),锡生藤酚灵,软齿花根碱(pareirine);叶含轮环藤宁碱,箭毒碱,海牙替定碱,海牙亭碱及右旋槲皮醇(quercitol)。另有报道本植物还含粉防己碱单N-2'-氧化物(tetrandrine mono-N-2'-oxide)及南美木防己箭毒碱(chondrocurine)。

药理作用1.肌松作用 海牙亭碱碘甲烷盐有肌松作用,家兔垂头效价为箭毒碱的2.13倍,对猫、犬横纹肌的麻痹效价为箭毒碱的1.14倍。云南锡生藤中分离出的锡生藤碱Ⅱ家兔垂头剂量为0.1379mg/kg,该作用可被新斯的明所对抗。锡生藤碱甲碘甲烷盐的肌松作用较箭毒碱弱。有人认为锡生藤碱甲和锡生藤碱Ⅱ与海牙亭碱可能是同一物质。

2.心血管作用 锡生藤叶、茎水煎剂对离体兔心有兴奋作用。锡生藤碱甲(海牙亭碱)对在位兔心及离体蛙心均有强心作用,对家兔及狗的血压未见影响,但对猫可引起明显血压下降。而在临床麻醉中,人的血压、脉搏、心率均较平稳。对猫用海牙亭碱碘甲烷季铰盐2.5mg/kg静脉注射,可使其血压明显而持久下降,降压作用被证明是由于释放组胺所致,抗组胺药则可拮抗之。

3.对平滑肌作用 锡生藤碱甲(海牙亭碱)对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。锡生藤叶、茎水煎剂及其醇沉液,对豚鼠回肠、大鼠子宫有抑制作用。

4.抗癌作用 锡生藤碱对人体鼻咽癌(KB)细胞有细胞毒活性,ED50为1.1-3.8μg/ml。轮环藤碱对HeLa人体癌(HE)细胞有细胞毒活性,ED50为12μg/ml。

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,加乙醇40ml,浸泡2h,滤过。取滤液约20ml。蒸干,残渣用稀醋酸溶解后,加水适量,置分液漏斗中,加氨试液使成碱性,用氯仿萃取,分取氯仿液,再加稀醋酸萃取。分取醋酸液2ml,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,发生黄白色沉淀;另取醋酸液2ml,加碘化铋钾试液2滴,发生红棕色沉淀。(检查生物碱)

性味苦;温

归经肝;脾经

功能主治活血止痛;止血生肌。主跌打损伤;挤压伤;创伤出血;腰痛;风湿疼痛;现用其提取物锡生藤碱作手术麻醉的肌松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干粉外敷;或用酒或蛋清调敷。

注意重症肌无力患者禁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荞麦叶

    药材名称荞麦叶拼音Qiáo Mài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荞麦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[F.sagot-tatum Gilib.;Pol

  • 大麦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麦药材名称大麦拼音Dà Mài别名麰(《广雅》),倮麦,麰麦(陶弘景),牟麦(《纲目》),饭麦、赤膊麦(《医林纂要》)。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

  • 白茅根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白茅根药材名称白茅根拼音Bái Máo Gēn英文名RHIZOMA IMPERATAE别名丝茅草、茅草、白茅草、茅草根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

  • 金老梅叶

    药材名称金老梅叶拼音Jīn Lǎo Méi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tentilla fruticosa L.[Dasiphora fruticosa(L.)

  • 大金发藓

    药材名称大金发藓拼音Dà Jīn Fā Xiǎn别名独根草(《中国药植志》),小松柏、岩上小草、眼丹药、一口血(《贵州草药》),矮松树、万年杉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中国药植志》来源为

  • 尖尾风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尖尾风根药材名称尖尾风根拼音Jiān Wěi Fēnɡ Gēn出处《本草求原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。性味辛苦,温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辛,性温。"②《本

  • 水黄连

    药材名称水黄连拼音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黄脚鸡、硬水黄连、硬杆子水黄连来源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L. var. brevi

  • 海菜

    药材名称海菜拼音Hǎi Cài别名龙爪菜、水白菜、海花菜、海茄子、水青菜、水莴苣出处海菜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谓:“海菜,生云南水中。长茎长叶,叶似车前叶而大,皆藏水内。抽葶作长苞,十数花同一苞。花

  • 刺瓜米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瓜米草药材名称刺瓜米草拼音Cì Guā Mǐ Cǎo别名刺梭罗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灌木,茎枝均具针刺。叶互生,硬革质,有柄,叶片长

  • 芋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芋叶药材名称芋叶拼音Yù Yè别名芋荷(《医林纂要》),芋苗(《青囊杂纂》)。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,7~8月采取。原形态详"芋头&q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