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余甘子

余甘子

《中国药典》:余甘子

药材名称余甘子

拼音Yú Gān Zǐ

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。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. 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,除去杂质,干燥。

性状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1.2~2cm。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,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,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,果梗约1mm。外果皮厚1~4mm,质硬而脆。内果皮黄白色,硬核样,表面略具6棱,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,干后可裂成6瓣。种子6,近三棱形,棕色。气微,味酸涩,回甜。

性味甘、酸、涩、凉。

归经归肺、胃经。

功能主治清热凉血,消食健胃,生津止咳。用于血热血瘀,消化不良,腹胀,咳嗽,喉痛,口干。

用法用量3~9g,多入丸散服。

贮藏置阴凉干燥处。
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余甘子

药材名称余甘子

拼音Yú Gān Zǐ

别名橄榄橄榄[云南.四川]、庵摩勒、油柑子

来源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.,根、叶、树皮等亦可入药。根、树皮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;叶春夏采,鲜用或浸渍用。

性味果:甘、微涩、凉。

根:淡,平。

叶:辛,平。

功能主治果:感冒发热,咽喉痛,咳嗽,口干烦渴,牙痛,维生素丙缺乏症。

根:用于高血压病胃痛,肠炎,淋巴结结核。

叶:祛湿利尿。用于水肿,皮肤湿疹。

用法用量果:10~30个,根:0.5~1两,叶3~6钱;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余甘子

药材名称余甘子

拼音Yú Gān Zǐ

英文名FRUCTUS PHYLLANTHI

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,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. 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,除去杂质,干燥。

性状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1.2 ~ 2cm。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,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,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 棱,果梗约1mm 。中果皮厚 1~4mm ,质硬而脆。内果皮黄白色,硬核样,表面略具6 棱,背缝线偏上部有数条维管束,干后可裂成 6 瓣。种子6 ,近三棱形,棕色。气微,味酸涩,回甜。

性味甘、酸、涩、凉。

功能主治清热凉血,消食健胃,生津止咳。用于血热血瘀,肝胆病,消化不良,腹痛,咳嗽,喉痛,口干。

用法用量3~9g,多入丸散服。

贮藏置阴凉干燥处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余甘子

药材名称余甘子

拼音Yú Gān Zǐ

英文名emblic leafflower fruit, Fruit of Emblic Leafflower

别名余甘、庵摩勒、庵摩落迦果、土橄榄、望果、油甘子、牛甘子、橄揽子、喉甘子、鱼木果、滇橄榄橄榄

出处出自《唐本草》。

1.《唐本草》:庵摩勒生岭南。树叶细似合昏,花黄,实似李柰,青黄色,核圆,六、七棱。中仁亦入药。

2.《本草图经》:庵摩勒,个二广诸郡及西川山谷中皆有之。木高一、二丈,枝条甚软,叶青细密,朝开暮敛,如合欢夜合而叶微小,春生冬雕,三月有花,着条而生如粟粒,微黄,随即结实作关,每条三两子,至冬而熟,如李子状,胄白色,连核作五、六瓣,干即并核皆裂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llanthus emblica L.

采收和储藏:9-10月果实时采收,开水烫透或用盐水浸后,晒干。

原形态余甘子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3-8m。树皮灰白色,薄而易脱落,露出大块赤红色内皮。叶互生于细弱的小枝上,2列,密生,极似羽状复叶;近无柄;落叶时整个小枝脱落;托叶线状披针形;叶片长方线形或线状长圆形,长1-2cm,宽3-5mm。花簇生于叶腋,花小,黄色;单性,雌雄同株,具短柄;每花簇有1朵雌花,每花有花萼5-6片,无瓣;雄花花盘成6个极小的腺体,雄蕊3,合生成柱;雌花花盘杯状,边缘撕裂状,子房半藏其中。果实肉质,径约1.5cm,圆而略带6棱,初为黄绿色,成熟后呈赤红色,味先酸涩而后回甜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200m的疏林下或山坡向阳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怕寒冷,遇霜容易落叶、落花,甚至冻坏嫩枝条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南方各类山地均可种植。以向阳山坡、梯田和园地栽培为宜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嫁接繁殖。种子繁殖:春季播种育苗待苗木生长到70-100cm,可和优良品种进行嫁接。嫁接繁殖:选取2-4年野生余甘子为砧木,取2年生的优良品种枝条为接穗,于2-5月间嫁接。成活后按行株距4m×3m或4m×4m移栽,1hm2种植600-825株。

田间管理 每年春、夏和秋季各施一次肥,有条件地区应施复合肥或套种绿肥,以改良土壤肥力。平时要勤除杂草、松土和培土。

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木毒蛾、介壳虫、蚜虫等,可用0.l%-0.8%的甲胺磷等喷射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1.2-2cm。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,有淡黄色颗粒状突起,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,果梗长约lmm,果肉(中果皮)厚1-4mm,质硬而脆。内果皮黄白色,硬核样,表面略具6棱,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维管束,干后裂成6瓣。种子6颗,近三棱形,棕色。气微,味酸涩,回甜。以个大、肉厚、回甜味浓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:外果皮由胞壁增厚的多角形细胞2-7列组成,细胞直径8-20μm。中果皮较广厚,为薄壁细胞组成,有维管束通过,薄壁细胞直径32-65μm,细胞内常有草酸钙柱晶和方晶等。内果皮为多列较小的石细胞组成,胞腔明显,层纹不甚清楚。

化学成分果实含鞣质,其中有葡萄没食子鞣甙(glucogallin),没食子酸(gallic acid),并没食子酸(ellagic acid),鞣料云实精(corilagin),原诃子酸(terchebin),诃黎勒酸(chebulagicacid),诃子酸(chebulinic acid),诃子次酸(chebulic acid),3,6-二没食子葡萄糖(3,6-digalloylglucose),干果含粘酸(mucicacid)4%-9%。果皮含没食子酸,油柑酸(phyllemblic acid),余甘子酚(emblicol)。种子含固定油约26%,油中含亚麻酸(linolenic acid)8.8%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44%,油酸(oleic acid)28.4 %,硬脂酸(stearic acid)2.2%,棕榈酸(palmitic acid)3.0%,肉豆蔻酸(myristic acid)1%等。

药理作用1.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:本品醇提物(1g/kg口服连续2天),可对抗由异丙肾上腺素(85mg/kg腹腔注射2天)引起的大鼠心肌坏死;并能增加心肌糖原水平,对血清脂及酸也产生明显的变化。本品lg/kg给予饲以高胆固醇家兔,与对照组相比较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(P<0.001)、冠状动脉胆固醇含量(P<0.001)和肝胆固醇含量(P<0.001),但不影响优球蛋白凝集溶解时间,血小板粘性或血清三酸甘油酯的水平,推测其作用不仅仅是含有维生素C的缘故,还有其他成分在起作用。

2.其他作用:本品提取物可对抗环境化学因子对哺乳类细胞的诱变作用,且强于同等剂量的维生素C。本品提取物1-10%浓度对810Rx线照射所致的染色体畸变有保护作用。照射前后用药均有效,其保护作用可能是所含的具抗氧作用的维生素C、没食子酸、还原糖、鞣质等。

性味味苦;甘;酸;性凉

归经脾;胃经

功能主治清热利咽;润肺化痰;生津止渴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咽痛;白喉;烦热口渴;高血压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鲜品取汁。

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

复方①治感冒发热,咳嗽,咽喉痛,曰干烦渴,维生素C缺乏症:鲜余甘子果十至三十个。水煎服,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②治白喉:滇橄榄一斤,玄参、甘卓各一两。冷开水泡至起霜花,取霜用棉纸铺开晒干后,加马尾龙胆粉二钱,冰片五分,炒白果仁粉五钱,吹喉用。③治哮喘:滇橄榄二十一个,先煮猪心肺,夫浮沫再加橄榄煮熟连汤吃。④治河豚鱼中毒:滇橄榄生吃吞汁,并可治鱼骨梗喉。(②方以下出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
各家论述1.《唐本草》:主风虚热气。

2.《本草拾遗》:主补益,强气力。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,去风痒,初涂发脱,后生如漆。

3.《海药本草》:主上气咳嗽。

4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清凉解毒,治喉痹。

5. 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润肺化痰,生津止渴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芥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芥菜药材名称芥菜拼音Jiè Cài别名芥(《仪礼》),大芥(《方言》),雪里蕻(《野菜笺》),皱叶芥(《纲目》),黄芥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千金·食治》来

  • 海胆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海胆药材名称海胆拼音Hǎi Dǎn来源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(A. Agassiz)、刻肋海胆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Temnople

  • 田螺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田螺药材名称田螺拼音Tián Luó别名大田螺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田螺Viviparus chinensis (Gray),以外壳、肉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

  • 厚壳树

    药材名称厚壳树别名大红茶、大岗茶、松杨、苦丁茶[广西南宁]来源紫草科厚壳树Ehretia thyrsiflora (Sieb. et Zucc.) Nakai[E. acuminata R. Brow

  • 一枝黄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一枝黄花药材名称一枝黄花拼音Yì Zhī Huánɡ Huā别名粘糊菜、破布叶[云南]、金柴胡[西南]、山厚合、老虎尿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属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 de

  • 蜜蜡

    药材名称蜜蜡拼音Mì Là别名蜡(《肘后方》),蜜跖(《本草经集注》),蜂蜡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工蜂分泌的蜡质,经精制而成。春、秋二季,将取

  • 腐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腐巴药材名称腐巴拼音Fǔ Bā别名锅炙(《药性考》),豆腐锅巴(《慈航活人书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煮豆浆时锅底所结之焦巴。功能主治治翻胃,痢疾,血虚淋浊,肠风下血,血风疮。①《药

  • 紫萁贯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紫萁贯众药材名称紫萁贯众拼音Zǐ Qí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 Osmundae别名大贯从、薇贯众、大叶狼衣来源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

  • 六曲

    药材名称六曲拼音Liù Qǔ别名六神曲、神曲来源为面粉、麸皮与其他药物混合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。制法原料配方各地不一:1)面粉、麸皮各50斤(或单用面粉100斤),赤小豆3斤,杏仁3斤,鲜青蒿

  • 双剪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双剪菜药材名称双剪菜拼音Shuānɡ Jiǎn Cài别名蕤参来源萝藦科双剪菜Ceropegia dolichophylla Schltr. var. brachylo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