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倒吊蜡烛

倒吊蜡烛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倒吊蜡烛

药材名称倒吊蜡烛

拼音Dǎo Diào Là Zhú

别名神仙蜡烛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墨柱根、章表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出处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
来源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

原形态乔木,高约5~12米,有乳汁。叶对生;卵形至矩圆状卵形,长8~1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两面均被柔毛。聚伞花序长5~8厘米;萼5裂,里面有腺体;花冠粉红而带白或白色,高脚碟形,管田柱形,短,裂片5,矩圆形,长约1.5厘米,鳞片与花冠裂片对生的长约8毫米,3裂,与裂片互生的长约6毫米,2裂;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之顶,突出,围绕花柱;心皮2,花柱线形。蓇葖圆柱形,长10~20厘米,直径1~1.5厘米。种子线形,有丰富的白色种毛。花期6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、有机酸、糖类。

药理作用倒吊笔根流浸膏对小鼠无祛痰、镇咳作用,其煎剂作体外抑菌试验,对常见呼吸道细菌没有抑制作用。

同属植物Wrightia tinctoria种子的水煎剂给人工发热大鼠灌胃有明显退热作用,其强度大于醋柳酸。

性味①《本草求原》:"淡,平。"
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,凉。"

功能主治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根:煲酒治跌打。花(种毛):治刀伤。"
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祛风湿,通经络,散结化郁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淋巴结结核,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。"

用法用量内服;煎汤,1~2两。

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:取倒吊笔根2两,加水煎成40毫升,加糖分2次饭后服,10天为一疗程。临床观察数十例,具有祛痰、镇咳作用。但服药后有恶心、呕吐、头晕等副作用;对血压、心脏、肝功能、小便常规、白细胞无明显影响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倒吊蜡烛

药材名称倒吊蜡烛

拼音Dǎo Diào Là Zhú

别名墨柱果、章表、常子、九浓木、枝桐木、猪松木、神仙蜡烛、刀柄、苦常、细姑木、马凌、猪菜母、苦杨

出处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根或茎枝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rightia pubescens R.Br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乔木,高8-20m。全株具乳汁;树皮黄灰褐色,浅裂;枝条密生皮孔,嫩枝被黄色柔毛,老枝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0.4-1cm;叶片坚纸质,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-10cm,宽3-6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急尖至钝,叶面微被柔毛,叶背密被柔毛;侧脉每边8-15条。聚伞花序顶生;花萼5裂,裂片宽卵形,比花冠筒短,内面基部有腺体;花冠白色、浅黄色或粉色,漏斗状,裂片5,长圆形;副花冠分裂为10鳞片,呈流苏状,比花药长或等长,其中5枚鳞片生于花冠裂片上,先端通常有3个小齿,其余5个鳞片生于花冠筒先端,先端2深裂;雄蕊5,花药伸出花冠喉部之外,花药箭头状,被短柔毛;子房由2枚粘生心皮组成,无毛,花柱丝状,向上逐渐增大,柱头卵形。蓇葖2个粘生,线状披针形,灰褐色,斑点不明显,长15-30cm,直径1-2cm。种子线状纺锤形,黄褐色,先端具淡黄色绢质种毛,种毛长2-3.5cm。花期4-8月,果期8月至翌年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低海拔热带雨林中和干燥稀树林巾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和云南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很多切成不规则的片块状,切面宽2.5-4cm。外皮灰白色、上黄色或灰褐色,具不规则纵皱纹及白色点状突起的皮孔;皮部松浮,易剥落。质轻而硬,断面木部黄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

以片大、切面色黄白者为佳。

枝圆柱形,长短不一,表面黄灰色,密生点状皮孔,并可见叶痕、芽痕,质脆,折断面木部占大部分。气微,味微苦。

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、有机酸、糖类。

药理作用例吊笔根流浸膏对小鼠无祛痰、镇咳作用,其煎剂作体外抑菌试验,对常见呼吸道细菌没有抑制作用。同属植物Wrightia tinctoria种子的水煎剂给人工发热大鼠灌胃有明显退热作用,其强度大于醋柳酸。

性味甘;淡;性平

功能主治祛风通络;化痰散结;利湿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疼痛;跌打损伤;瘰疬;慢性支气管炎;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饮。

各家论述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根:煲酒治跌打。花(种毛):治刀伤。

2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祛风湿,通经络,散结化郁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淋巴结结核,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。

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。取倒吊笔根2两,加水煎成40ml,加糖分2次饭后服,10天为一疗程。临床观察数十例,具有弦痰、镇咳作用。但服药后有恶心、呕吐、头晕等副作用;对血压、心脏、肝功能、小便常规、白细胞无明显影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崖棕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。原形态崖棕,又名:宽叶薹草。多年生草本。根茎丛生,横走;茎侧生,高达30厘米,扁而平滑

  • 滇绿豆

    药材名称滇绿豆拼音Diān Lǜ Dòu英文名Green Gram of Yunnan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滇绿豆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gna yunnanen

  • 手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手参药材名称手参拼音Shǒu Shēn别名手掌参、掌参、阴阳参来源为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. Brown的块根。秋季采挖,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

  • 地血香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血香药材名称地血香拼音Dì Xuè Xiānɡ别名大饭团、梅花钻、风藤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吹风散、大风沙藤、大钻骨风、冷饭团、绣球香、通血香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  • 泥胡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泥胡菜药材名称泥胡菜拼音Ní Hú Cài别名剪刀草、石灰菜、绒球、花苦荬菜、苦郎头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

  • 羌活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羌活鱼药材名称羌活鱼拼音Qiānɡ Huó Yú别名秉氏鲵、杉木鱼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小鲵科动物山溪鲵的全体。夏、秋捕捉,捕得后用酒醉死,洗

  • 羚羊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羚羊肉药材名称羚羊肉拼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肉。性味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功能主

  • 扭序花

    药材名称扭序花拼音Niǔ Xù Huā别名竹节黄、竹叶青、软枝接骨草、鳄嘴花、青竹蛇、柔刺草、拔弹藤、竹节王、小接骨来源爵床科扭序花Clinacanthus nutans (Burm.f.)

  • 栗柄金粉蕨

    药材名称栗柄金粉蕨别名亮叶乌蕨、野鸡尾、石发、红蕨蕨、金花草、孔雀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栗柄金粉蕨Onychium lucidum (Don) Spreng [O. japonicum (Thunb.)

  • 亮光菜

    药材名称亮光菜拼音Liànɡ Guā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:为凤仙花科植物路南凤仙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mpetiens loulanensis Hook.f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