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冬瓜叶

冬瓜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冬瓜叶

药材名称冬瓜叶

拼音Dōnɡ Guā Yè

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

来源葫芦科植物冬瓜叶片。夏季采取。

功能主治治消渴,疟疾,泻痢,蜂螫,肿毒。
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熁肿毒及蜂叮。"

②《纲目》:"主消渴,疟疾寒热;又焙研敷多年恶疮。"

③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清暑。治疟、痢、泄泻,止渴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.外用:研末调敷。

复方治积热泻痢:冬瓜叶嫩心,拖面煎饼食之。(《海上名方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冬瓜叶

药材名称冬瓜叶

拼音Dōnɡ Guā Yè

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Waxgourd

出处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nincasa hispida (Thunb.) Cogn.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取,阴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。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,有棱沟,长约6m。单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5-20cm,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;叶片肾状近圆形,宽15-30cm5-7浅裂或有时中裂,裂片宽卵形,先端急尖,边缘有小齿,基部深心形,两面均被粗毛,叶脉网状,在叶背面稍隆起,密被毛。郑须生于叶腋,2-3歧,被粗硬毛和长柔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被硬毛;花萼管大辩论,裂片三角卵形,边缘有锯齿,反折;花冠黄色,5裂至基部,外展;雄花有雄蕊3,花丝分生,花药卵形,药室呈S形折曲;雌花子房长圆筒形或长卵形,密被黄褐色长硬毛,柱头3,略扭曲。瓠果大型,肉质,长圆柱状或近球形,长25-60cm,径10-25cm,表面有硬毛和蜡质白粉。种子多数,卵形,白色或淡黄色,压扁。花期5-6月,果期6-8月。

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
性味味苦;性凉

归经归肺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清热;利湿;解毒。主消渴;暑湿泻痢;疟疾,疮毒;蜂蛰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9-15g。外用,适量,研敷。

各家论述1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肿毒及蜂叮。

2.《纲目》:主消渴,疟疾寒热;又焙研敷多年恶疮。

3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清暑。治疟、痢、泄泻,止渴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大力王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木大力王药材名称木大力王别名海南新樟来源樟科木大力王Neocinnamomum hainanianum Allen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。性味辛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

  • 鸢尾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鸢尾药材名称鸢尾拼音Yuān Wěi别名蓝蝴蝶、蛤蟆七、青蛙七、蜞马七、搜山狗、冷水丹、豆豉叶、扁竹叶、燕子花、中搜山虎、鸭屁股、土知母[四川]来源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鸢尾Iris t

  • 露珠香茶菜

    药材名称露珠香茶菜拼音Lù Zhū Xiānɡ Chá Cài别名水龙胆草、紫萼香茶菜来源唇形科露珠香茶菜Rabdosia irrorata (Forrest ex Di

  • 西藏羊耳兰

    药材名称西藏羊耳兰来源兰科西藏羊耳兰Liparis tschancii Schelecht.,以假鳞茎入药。生境分部西藏。性味微酸涩,有腥臭。功能主治活血,止血。主治崩漏,月经过多。用法用量1~3钱。

  • 木麻黄

    药材名称木麻黄拼音Mù Má Huánɡ别名木贼叶木麻黄、木贼麻黄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幼嫩枝叶或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uarina equiset

  • 芦子兰

    药材名称芦子兰拼音Lú Zǐ Lán别名大麻疙瘩、芦子藤、苎叶蒌、野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Piper boehmeriaefolium Wall.,以全株入药。全年可采

  • 败酱草

    药材名称败酱草拼音Bài Jiànɡ Cǎo别名黄花败酱、龙芽败酱、黄花龙牙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. ex Lin

  • 白花果

    药材名称白花果拼音Bái Huā Guǒ别名称杆红、红果树。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、花、果。叶,全年可采;果实,成熟时采收。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,高3~8米。小枝粗壮,圆柱形,无毛。单叶互

  • 水黄花

    药材名称水黄花拼音Shuǐ Huánɡ Huā别名下奶藤、拓金盘、拓金榜来源大戟科水黄花Euphorbia chrysocoma Levl. et Van.,以根皮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贵州。性

  • 刺果卫矛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果卫矛药材名称刺果卫矛拼音Cì Guǒ Wèi Máo别名扣子花、岩风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攀援状灌木,高达6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