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南瓜藤

南瓜藤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南瓜藤

药材名称南瓜藤

拼音Nán Guā Ténɡ

别名番瓜藤(《本草再新》),盘肠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本草再新》

来源葫芦科植物南瓜。夏、秋季采收。

性味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苦,性微寒,无毒。"

归经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脾二经。"

功能主治清肺,和胃,通络。治肺结核低热,胃痛,月经不调,烫伤。

①《本草再新》:"平肝和胃,通经络,利血脉,滋肾水。治肝风,和血养血,调经理气,兼去诸风。"

②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"清热。治肺结核低热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切断滴汁。外用:捣汁涂。

复方①治虚劳内热:秋后南瓜藤,齐根剪断,插瓶内,取汁服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
②治胃痛:南瓜藤汁,冲红酒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
③治各种烫伤:南瓜藤汁涂伤处,一天数次。(《福建中医药杂志》2(1):8,1957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南瓜藤

药材名称南瓜藤

拼音Nán Guā Ténɡ

英文名Cushaw stem

出处出自《本草再新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ucurbita moschata (Duch. Ex Lam.) Duch. Ex Poir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备用。

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,茎条达2-5m。常节部生根,密被白色刚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8-19cm,被刚毛;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,有5角或5浅裂,长12-25cm,宽20-30cm,先端尖,基部深心形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以,两面均被刚毛和茸毛,边缘有小而密的细齿。卷须稍粗壮,被毛3-5歧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单生,花萼筒肿钟形,长5-6mm,裂片条形,长10-15mm,被柔毛,上部扩大成叶状,花冠黄色,钟状,长约8cm,5中裂,裂片边缘反卷,雄蕊3,花丝腺体状,长5-8mm,花室折曲;雌花单生,子房1赛马,花柱短,柱头3,膨大,先端2裂,果梗粗壮,有棱槽,长5-7cm,瓜蒂扩大成喇叭状。瓠果形状多样,外面常有纵沟。种子多数,长卵形或长圆形,灰白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。

性味味甘;苦;性微寒

归经入肝;胃;肺经

功能主治清肺;平肝;和胃;通络。主肺痨低热;肝胃气痛;月经不调;火眼赤痛;水火烫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切断取汁。外用:适量,捣汁涂或研末调敷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再新》:平肝和胃,通经络,利血脉,滋肾水。治肝风,和血养血,调经理气,兼去诸风。

2.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清热。治肺结核低热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缘层孔菌

    药材名称红缘层孔菌拼音Hónɡ Yuán Cénɡ Kǒnɡ Jūn别名红缘树舌、红缘层孔、松生层孔、红带菌来源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松生拟层孔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omitopsis

  • 裂叶崖角藤

    药材名称裂叶崖角藤拼音Liè Yè Yá Jiǎo Ténɡ别名大过山龙、过山龙、过江龙、青竹标、金草篐、麒麟尾、大青蛇、大憨青、爬树龙来源天南星科裂叶崖角藤R

  • 毛野丁香叶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毛野丁香叶药材名称毛野丁香叶拼音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别名石楠叶[云南昆明]来源茜草科毛野丁香叶Leptodermis pilosa (Fra

  • 千日红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千日红药材名称千日红拼音Qiān Rì Hónɡ别名百日红、千日白、千年红、蜻蜓红来源为苋科千日红属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.,以花序入药。夏、秋采摘花序,

  • 岩山枝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岩山枝药材名称岩山枝拼音Yán Shān Zhī来源夹竹桃科岩山枝Melodinus henryi Craib,以果实入药。生境分部贵州。性味甘、微辛,寒。功能主治解热,

  • 理肺散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理肺散药材名称理肺散拼音Lǐ Fèi Sàn别名接骨丹、小接骨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攀援耳草的全株。全年可采。切碎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攀援状草质藤本,长可

  • 白三七

    药材名称白三七拼音Bái Sān Qī别名打不死、还阳参、三面七、接骨丹、三步接骨丹、三匹七。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。夏季采收全草,晒干用或鲜用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全

  • 滇羌活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滇羌活药材名称滇羌活来源伞形科滇羌活Pterocyclus rivulorum (Diels) Wolff ex Hand.-Mazz.,以根状茎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功能主治发汗祛

  • 赤茯苓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赤茯苓药材名称赤茯苓拼音Chì Fú Línɡ别名赤苓(《本草再新》),赤茯(《本草便读》)。出处《本草集注》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

  • 蒲圻贝母

    药材名称蒲圻贝母拼音Pú Qí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llariae Puqiensis别名蒲贝、灯笼花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蒲圻贝母Fritllaria 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