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厚膜藻

厚膜藻

药材名称厚膜藻

拼音Hòu Mó Zǎo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隐丝藻科植物厚膜藻、拟厚膜藻的藻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chymenia carnosa J.Ag.;Pachymeniopsis elliptica(Holm.)Yamada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1.厚膜藻 藻体紫红色,膜质,粘滑,丛生,高30-45cm,宽3-5cm,扁平叶状,下部呈不规则叉状分裂,渐进叶端时又呈掌状分裂,各裂片顶端常又裂成叉状。囊果散生在皮层下,呈小颗粒状。

2.拟厚膜藻 藻体紫红色,革质,一般高20-30cm,也可达50-60cm,宽4-8cm。扁平叶状,不规则掌状分裂,有时叶端再呈叉状,基部圆形无柄。四分孢子囊散生在皮层中,囊果散生在藻体表面,呈小颗粒状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1.生于低潮线附近岩石上或石沼中。

2.生于低潮带附近岩石上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浙江等沿海。

2.分布于浙江等沿海。

功能主治化痰软坚;消肿散结;利水消肿;止带。主瘿瘤;瘰疬;噎膈;睾丸肿痛;水肿;带下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胖树根

    药材名称胖树根拼音Pànɡ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密花远志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tricornis Gagnep.[P.floribunda Dunn;P.co

  • 斩木橿子

    药材名称斩木橿子拼音Zhǎn Mù Jiānɡ Zǐ来源樟科斩木橿子Neolitsea aurata (Hayata)Koidz.,以根、树皮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

  • 铜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铜绿药材名称铜绿拼音Tónɡ Lǜ别名铜青来源为铜在空气中受潮后被氧化,表面所生的绿色碱式碳酸铜,或为糠青(即碱式碳酸铜)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成扁块的加工品及天然的孔雀石。

  • 龙船花茎叶

    药材名称龙船花茎叶拼音Lónɡ Chuán Huā Jīnɡ Yè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茎叶,全年可采。化学成分叶含酚类、氨基酸、有机酸和糖类。炮制《雷公炮炙论》:"凡采得卖子木后,粗

  • 大接骨丹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接骨丹药材名称大接骨丹拼音Dà Jiē Gǔ Dān别名水冬瓜、接骨丹、叨里木来源为山茱萸(叨里木科)鞘柄木属植物裂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.、

  • 药材名称梅拼音Méi性味(生梅、青梅)酸、平、无毒。(乌梅,即青梅熏黑者)酸、温、平、涩、无毒。(白梅、盐梅、霜梅,即青梅用盐汁渍者,久则上霜)酸、咸、平、无毒。功能主治1、痈疸疮肿。用盐梅

  • 虎斑游蛇

    药材名称虎斑游蛇拼音Hǔ Bān Yóu Shé来源有鳞目游蛇科虎斑游蛇Natarix tigrina lateralis (Berthord),以全蛇入药。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。

  • 鬼点灯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鬼点灯药材名称鬼点灯拼音Guǐ Diǎn Dēnɡ别名小马耳朵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柔弱斑种草的全草。原形态柔弱斑种草,又名:细茎斑种草。一

  • 白刺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刺花药材名称白刺花拼音Bái Cì Huā别名白花刺(《贵州草药》),苦刺花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。夏季采收。原形态矮小灌木

  • 马桑树皮

    药材名称马桑树皮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。功能主治治白口疮:鲜马桑皮五分,捣绒,用青布包好,含口内,五分钟后取出,隔时再含,一日数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