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地笋

地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笋

药材名称地笋

拼音Dì Sǔn

别名地瓜儿、地瓜(《救荒本草》),地笋子、地蚕子(《草木便方》),地藕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水三七、野三七、旱藕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

出处《嘉佑本草》

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根茎。秋、冬采挖。
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泽兰"条。

化学成分泽兰糖、葡萄糖、半乳糖、蔗糖、棉子糖、水苏糖等。

性味甘、辛,温。

①《嘉佑本草》:"温,无毒。"

②《救荒本草》:"味甘。"

③《纲目》:"甘辛,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活血,益气,消水。治吐血,衄血,产后腹痛,带下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利九窍,通血脉,排脓治血。"
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止鼻洪,吐血,产后心腹痛。"

③《分类草药性》:"和气养血,补精固气,治女子虚弱面白。"

④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虚弱,补中气,消水,疗白带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地笋

药材名称地笋

拼音Dì Sǔn

英文名Rhizome of Shiny Bugleweed, Shiny Bugleweed

别名泽兰根、地瓜儿、地瓜地蚕子、地笋子、地藕、野三七、水三七、旱藕

出处出自《嘉佑本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地笋和毛叶地笋的根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copus lucidus Turcz.Lycopus lucidus Turcz.var.hirtus Regel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地上部分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.7m。具多节的圆柱状地下横走根茎,其节上有鳞片和须根。茎直立,不分枝,四棱形,节上多呈紫红色,无毛或在节上有毛丛。叶交互对生,具极短柄或无柄;茎下部叶多脱落,上部叶椭圆形,狭长圆形或呈披针形,长5-10cm,宽1.5-4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呈枯形,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锐锯齿,表面暗绿色,无毛,略有光泽,下面具凹陷的腺点,无毛工脉上疏生白以柔毛。轮伞花序多花,腋生;小苞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刺尖,较花萼短或近等长,被柔毛;花萼钟形,长约4mm,两面无毛,4-6裂,裂片狭三角形,先端芒刺状;花冠钟形白色,长4.5-5mm,外面无毛,有黄色发亮的腺 点,上、下唇近等长,上唇先端微凹,下唇3裂,中裂片较大,近圆形,2侧裂片稍短小;前对能育雄蕊2,超出于花冠,药室略叉开,后对雄蕊退化,仅花丝残存或有时全部消失,有时4枚雄蕊全部退化,仅有花丝、花药的残良;子房长圆形,4深裂,着生于花盘上,花柱伸出于花冠外,无毛,柱头2裂不均等,扁平。小坚果扁平,倒卵状三棱形,长1-1.5mm,暗褐色。花期6-9月,果期8-10月。

本变种与正种不同处在于:茎棱上被白色向上小硬毛,节上密集硬毛;叶披针形,暗绿色,两商渐尖,上面密被细刚毛状硬毛,下面主要在肋及脉上被刚毛状硬毛,边缘具锐齿,并有缘毛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形似地蚕,长4-8cm,直径约1cm。表面黄棕色,有7-12个环节。质脆,断面白色。气香,味甘。

化学成分1.葡萄糖(glucose),半服糖(galactose),泽兰糖(lycopose),水苏糖(stachyose),棉子糖(raffinose),蔗糖(sucrose)[1,2],另含虫漆蜡(lacceroic acid),白桦脂酸(betulinic acid),熊果酸(ursolic acid),β-谷甾醇[3]。

2.毛叶地笋 全草含挥发油和鞣质[4]。

性味味甘;辛;性平

功能主治化瘀止血;益气利水。主衄血;吐血;产后腹痛;黄疸;朋肿;带下;气虚乏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4-9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浸酒涂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拾遗》:利九窍,通血脉,排脓治血。
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止鼻洪,吐血,产后心腹痛。

3.《分类草药性》:和气养血,补精固气,治女子虚弱面白。

4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虚弱,补中气,消水,疗白带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望江南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望江南药材名称望江南拼音Wànɡ Jiānɡ Nán别名羊角豆、山绿豆、假决明、狗屎豆、假槐花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

  • 滇丹参

    药材名称滇丹参拼音Diān Dān Shēn别名丹参、小丹参、紫丹参、小红参、小红草乌、小红丹参、山槟榔、云南丹参、石山丹参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云南鼠尾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via

  • 还阳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还阳参药材名称还阳参拼音Hái Yánɡ Shēn别名天竺参、万丈深、竹叶青、独花蒲公英(《滇南本草》),铁刷把、有根无叶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

  • 老枪谷

    药材名称老枪谷拼音Lǎo Qiānɡ Gǔ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尾穗苋Amaranthus caudatus L.,以根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晒干。性味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滋补强壮。用于头昏,四肢无力,小儿疳

  • 建兰根

    药材名称建兰根拼音Jiàn Lán Gēn别名土续断(《续古今考》),兰根(《五杂俎)),兰花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兰科植物建兰的根。随时可采,鲜用。性味辛,

  • 大麻叶佩兰

    药材名称大麻叶佩兰拼音Dà Má Yè Pèi Lán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大麻叶泽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patorium cannabinum L.采收和储藏: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,除尽

  • 山枝仁

    药材名称山枝仁拼音Shān Zhī Rén别名芭豆、崖花子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榨木仁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土连翘、广枝仁(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

  • 密毛桃叶珊瑚叶

    药材名称密毛桃叶珊瑚叶拼音Mì Máo Táo Yè Shān Hú Yè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.f .et Thoms .var.pilosissima Fang et S

  • 锯锯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锯锯藤药材名称锯锯藤拼音Jù Jù Ténɡ别名猪殃殃,桑恣噶尔布(藏名)。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。6~8月采收。洗净,切段,

  • 黄秋葵根

    药材名称黄秋葵根拼音Huánɡ Qiū Kuí Gēn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根。秋季采。洗净,切片晒干。原形态刚毛黄秋葵,又名:桐麻、黄秋葵、野棉花、黄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