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叶蒟

大叶蒟

药材名称大叶蒟

拼音Dà Yè Jǔ

别名小肠风、野胡椒、山胡椒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椒科植物大叶蒟的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perlaetispicumC.DC.

采收和储藏:夏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大叶蒟 木质攀援藤本,长达10m。枝无毛,干时变淡褐色。叶革质,有透明腺点,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稀椭圆形,长12-17cm,宽4-9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斜心形,两耳圆且常重叠,上面无毛,下面疏被长柔毛,叶脉羽状,但基部常有5条比较明显的掌状脉,最上1对离基5-8cm从中脉发出;叶柄短,一侧长2-5mm,另一侧长6-10mm,被短柔毛;叶鞘长2-3mm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,雄花序长约10cm;总花梗长1-1.5cm,无毛;花序轴被毛;苞片阔倒卵形,盾状,有缘毛;雄蕊2枚,花药2室,花丝肥厚,长约1.2mm;雌花序与雄花序近等长,在果期延长并增粗;花序轴密被粗毛;苞片倒卵状长圆形,上面贴生于花序轴上,仅边缘分离,盾状,有缘毛;子房卵形,柱头4,先端短尖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约5mm,果柄与果近等长。花期8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中,攀援于树上或石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,表面淡褐色,有细纵纹,叶稍卷折,革质,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10-16cm,宽3-8cm,基部两侧偏斜,常具重叠的两耳,叶背有稀疏的长柔毛;叶柄较短,有柔毛。有时可见穗状花序,花序轴具毛。气香,味辛辣。

性味辛;温

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瘀血肿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10g;或泡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甘青雪莲花

    药材名称甘青雪莲花别名雪莲[西北]来源菊科木香属植物水母雪莲花Saussurea medusa Maxim.,以全草入药。开花时采收,去净泥沙、残叶,晒干。性味微苦,热。有毒。功能主治强筋活络,补肾壮

  • 玳瑁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玳瑁药材名称玳瑁拼音Dài Mào别名文甲、瑇玳来源龟科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.背部的甲片。全年均可捕捉。将玳瑁倒悬,用沸醋泼

  • 化药

    药材名称化药拼音Huà Yào别名岩边七、小贯众、铁钉耙来源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大羽贯众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rtomium macrophyllum(Makino)Tagawa[Asp

  • 海芙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海芙蓉药材名称海芙蓉别名石苁蓉来源蓝雪科海芙蓉Limonium arbusculum Makino,以根、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钓鱼岛。性味根:淡,温。叶:咸,温。花枝:甘、微咸,平。

  • 锈钉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锈钉子药材名称锈钉子拼音Xiù Dīnɡ Zi别名山黄豆、大红袍、大和红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硬毛杭子梢、山皮条、地油根、白蓝地花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

  • 刚毛香茶菜

    药材名称刚毛香茶菜拼音Gānɡ Máo Xiānɡ Chá Cài英文名all-grass of Hispid Rabdosina别名烂脚丫巴草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刚毛

  • 叶上果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叶上果根药材名称叶上果根拼音Yè Shànɡ Guǒ Gēn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。原形态椴树,又名:青科榔、家鹤儿。落叶乔木,高约15米。树

  • 雀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雀脑药材名称雀脑拼音Què Nǎo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。性味《别录》:"平。"归经《滇南本草》:"入肾。"功能主治治

  • 青榨槭

    药材名称青榨槭拼音Qīnɡ Zhà Qì英文名David Maple别名光陈子、飞故子、鸡脚手、五龙皮。出处始载于《经济植物手册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槭树科植物青榨槭的根、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

  • 黄茄花根

    药材名称黄茄花根拼音Huánɡ Qié Huā Gēn出处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格纹叶木槿的根。秋、冬采收。性味淡,平。功能主治补脾,化痞,通经,消食。治胸腹胀满,消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