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天牛

天牛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天牛

药材名称天牛

拼音Tiān Niú

别名蠰、啮桑(《尔雅》),啮发(《尔雅》郭璞注),天水牛(《奇效良方》),八角儿(《纲目》)。

出处《本草拾遗》

来源为天牛科昆虫星天牛、桑天牛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全虫

原形态①星天牛

体形狭长,雌虫较阔,黑色,有时略带金属光泽;长19~39毫米,阔6~13.5毫米。头部短。复眼位于额之两侧。触角11节,柄节端疤关闭式。雌虫触角超出身体1~2节,雄虫超出4~5节。触角自第3节起,每节基部均有淡蓝色的毛环。前胸背板有3个瘤状突起,侧刺突粗壮。小盾片一般具不显着的灰色毛,有时较白,间或杂有蓝色.翅发达,鞘翅具小形白色毛斑,通常每翅约20个,排成不整齐的5行横列;鞘翅基部有多数大小不等的颗粒,肩部下杂布粗刻点。足3对。体腹面被银灰色和部分蓝灰色的细毛。幼虫呈扁长圆筒形,黄白色;头长椭圆形,黄褐色;胸部3节,中胸、后胸各有气门1对。腹部10节,前8节各有气门1对。尾部有刺状突起1对。通常一年发生一代。以幼虫在树干中越冬,翌年4月化蛹;成虫于5月中下旬开始活动。

对柑橘、苹果,梨、桑、柳、白杨等树为害甚烈。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

②桑天牛

体长形,黑色,密被黄褐色短毛,深淡不一。触角雌虫较体略长,雄虫超出体长2~3节。触角柄节端疤开放式,从第3节起,每节基部约1/3灰白色。头部沿眼缘有2~3行隆起的刻点。前胸背板前后横沟之间有不规则的横皱或横脊线;中央后方两侧,侧刺突基部及前胸侧片,均有黑色光亮的隆起刻点。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;翅端内外端角,均呈刺状突出。幼虫乳白色,前胸硬皮板后半部密生赤褐色颗粒状小点,其中有3对白色尖叶状斑纹。此虫在南方每年发生一代,在北方可能每隔2年或3年发生一代,6月上旬化蛹,7月上旬羽化。

对桑、柳、柑橘、苹果无花果、梨、枇杷等树,为害亦烈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河北、辽宁等地。

以上两种昆虫的幼虫(桑蠹虫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性味①《纲目》:"有毒。"

②《本经逢原》:"甘,温,小毒。"

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疟疾寒热,小儿急惊风及疗肿。箭镞入肉,去痣靥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复方治疔肿恶毒:八角儿(杨柳上者,阴干去壳)四个(如冬月无此,用其窠代之),蟾酥半钱,巴豆仁一个,粉霜雄黄麝香少许。先以八角儿研如泥,入溶化黄蜡少许,同众药末和作膏子,密收。每以针刺疮头驻出血,用榆条送膏子麦粒大入疮中,以雀粪二个,放疮口,疮回即止,不必再用也。忌冷水。(《纲目》透骨膏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天牛

药材名称天牛

拼音Tiān Niú

英文名Long-horned beetle

别名蠰、啮桑、天蝼、啮发、天水牛、八角儿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《本经逢原》:天牛,取治疔肿恶疮,出箭镞、竹木刺最捷,与蝼蛄不殊。如无啮桑,他树上者亦可。焙干为末,蜜调敷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沟胫天牛科动物星天牛、天牛科动物桑天牛及其近缘昆虫的全虫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or2.Apriona germari(Hope)

原形态1.星天牛,全体黑色,有金属光泽。具有小白斑点。触角第3-11节的每节基部有淡蓝色毛环。前胸背板中瘤明显,两侧另有瘤状突起,侧刺突粗壮。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,鞘翅每侧约有20个小形白色毛斑,排成不整齐的5横行。

2.桑天牛,体黑色,全身密被绒毛。雄虫触角超出体长2-3节,雌虫由仅较身体略长。额狭,复眼下叶大而横阔。前胸背板宽大于长,两侧中央具细尖刺突,前后横沟之产有不规则的横脊线。鞘翅中缝、侧缘及端缘通常有一条灰色窄边,其部有黑色瘤状颗粒,翅端的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起。足细长,被灰白色短毛腿节大,内侧有纵沟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活动于苹果、梨、樱桃、花红、柳、白杨、桑及榆树附近。

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
性味味甘;性温;有毒

归经心;脾经

功能主治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血瘀经闭;痛经;跌打瘀肿;疔疮肿毒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5只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作膏敷贴,疔疮肿毒。

各家论述《纲目》:治疟疾寒热,小儿急惊风及疔肿,箭入肉,去痣靥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石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香石藤药材名称香石藤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小密细藤、小血藤来源木兰科香石藤Schisandra lancifolia (Rehd. et Wils

  • 阳遂足

    药材名称阳遂足拼音Yánɡ Suí Zú别名蛇尾、海蛇尾来源药材基源:为阳遂足科动物滩栖阳遂足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phiura vadicola Matsumoto.采收和储藏:捕捉后,去

  • 猪耳掌

    药材名称猪耳掌拼音Zhū ěr Zhǎnɡ出处始载于《广西民族药简编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仙人掌科植物猪耳掌的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puntia brasiliensis(Willd.)Haw.采收

  • 地血香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血香果药材名称地血香果拼音Dì Xuè Xiānɡ Guǒ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果实。夏、秋采收。功能主治强心补肾,止咳祛痰。治肾

  • 石床

    药材名称石床拼音Shí Chuánɡ别名乳床、逆石、石笋来源药材基源:为钟乳液滴下后凝积成笋状者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alactite采收和储藏:石灰岩山洞中采集,除去杂石,洗净。原形态晶体结构属

  • 山大烟

    药材名称山大烟拼音Shān Dà Yān别名野大烟花出处《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罂粟科植物黑水罂粟的全草及未成热的果实。秋季采收全草,果实在未发黄时摘下,晒干。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约4

  • 鲨鱼胆

    药材名称鲨鱼胆拼音Shā Yú Dǎn别名鲛鱼胆来源药材基源: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胆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Mustelus manazo Bleeder2.Mustelus gris

  • 王孙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王孙药材名称王孙拼音Wánɡ Sūn别名白功草、长孙、黄孙、黄昏、海孙、蔓延(《别录》),牡蒙(陶弘景),早藕(《本草拾遗,),百节藕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

  • 鞭叶耳蕨

   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拼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细木通

    药材名称细木通拼音Xì Mù Tōnɡ别名粗糠藤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莓叶铁线莲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matis sibirica(L.)Mill.[Atragene sibiric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