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天竺子

天竺子

药材名称天竺子

拼音Tiān Zhú Zǐ

英文名Fructus Nandinae Domesticae

别名天竹子、南竹子、白天竹

来源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.的果实。果实于11~12月或2月采收,晒干。

原形态常绿灌木,高约2m。茎直立,幼枝黄色。叶互生,集生茎端,为三回羽状复叶,小叶革质,椭圆状披针形,长3~7cm,先端渐尖,全缘,深绿色,冬季常变红色;小叶下方及叶柄基部有关节。圆锥花序顶生;花被片多轮,每轮3片,外轮小,内轮大;雄蕊6,花瓣状;子房上位。浆果球形,熟时鲜红色。花期5~6月,果期9~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湿润山谷、山坡杂林下;或栽培于庭园。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。

性状果实球形,直径7~9mm。表面黄红色或红紫色,光滑,微具光泽,有时稍凹陷,顶端宿存微突起的柱基,基部有细果柄或其断痕。果皮质脆易碎,种子两粒,略呈半球形,内面凹下,黄棕色。味酸涩。

化学成分含异紫堇啡碱(isocorydine)、原阿片碱(protopine)、0-甲基南天竹碱(0-methyldomesticine)、 氢氰酸等。

性味性平,味酸、甘。

功能主治敛肺镇咳。用于久咳气喘、百日咳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背三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背三七药材名称白背三七拼音Bái Bèi Sān Qī别名大肥牛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土生地、白仔菜药、散血姜(《广西药植图志》),土田七(《广西中药志》),三百棒

  • 水蔓青

    药材名称水蔓青拼音Shuǐ Màn Qīnɡ别名狼尾拉花、气管炎草、一枝香、斩龙剑、蜈蚣草、追风草、一支香、勒马回、哮喘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水蔓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eronica l

  • 牛扁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牛扁药材名称牛扁拼音Niú Biǎn别名曲芍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牛扁Aconitum ochranthum C. A. Mey.,以根入药。春秋采挖,洗净晒干。性味苦,温

  • 狗脚迹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狗脚迹药材名称狗脚迹拼音Gǒu Jiǎo Jì别名地棉花、野棉花、野桃花、花蝴蝶、五龙会、八大锤、乌云盖雪来源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 L

  • 蜜蜂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蜜蜂子药材名称蜜蜂子拼音Mì Fēnɡ Zǐ别名蜂子(《本经》)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的幼虫。性味甘,平。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平。"

  • 花杜仲藤

    药材名称花杜仲藤拼音Huā Dù Zhònɡ Ténɡ别名有用花皮胶藤、刺耳南、刺耳蓝、花喉崩、喉崩癞、头钳模、眼角蓝来源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花皮胶藤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cdysanth

  • 紫草茸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草茸药材名称紫草茸拼音Zǐ Cǎo Rónɡ别名赤胶、紫胶、紫梗、棒状虫胶、胶质紫草茸来源胶蚧科昆虫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在树枝上所分泌的树脂状胶

  • 淡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淡菜药材名称淡菜拼音Dàn Cài别名厚壳贻贝[壳菜]、贻贝[壳菜紫贻贝]、翡翠贻贝、扁顶蛤、菲律宾偏顶蛤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贻贝科厚壳贻贝Mytilus cr

  • 藤子甘草

    药材名称藤子甘草拼音Ténɡ Zǐ Gān Cǎo别名土甘草、鸡血藤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美丽相思子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豆科植物毛果鱼藤的藤或根。全年可采

  • 辽东栎

    药材名称辽东栎拼音Liáo Dōnɡ Lì别名青冈、杠木、小叶青冈、青冈柳、柴树来源壳斗科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.,以果实、壳斗、树皮、根皮入